文:陳繼容 讀經六 《巴路克先知書》3:9-15;32-4:4 主題:智慧,生命的根源,有效的「上主的話」 以色列,請聽取生命的規律,請側耳領會智慧。以色列!這是甚麼事呢?怎麼你竟住在敵人的國內,在異地衰老,與亡者同污,與降入陰府的人同列呢?這是因為你離棄了智慧的泉源。倘若你走天主的道路,你必永遠處於平安之中。你應學習智慧的所在,力量的所在,聰明的所在;這樣,你也能知道長壽和生命的所在,眼的光明和平安的所在。誰找到了智慧的處所?誰進入了智慧的寶庫?治理人民和馴服地上走獸的人,在那裏呢?
文:Joshua Un 「口腔文化」是近年新冒起的一個詞語,意指人大部分的滿足和追求都離不開口。 在嬰孩這個階段,每個父母都盼望孩子能夠吸收營養,健康成長。俗話話:「食得好,睡得好。」父母必然會竭盡所能,將最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給孩子。在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也是因為餓了,或吃不了自己喜歡的食物。可是孩子不會慢慢品味食物的味道,更不會明白其精髓和意義。所以孩子是不會「細嚼慢咽」的。
(梵蒂岡新聞網訊)天主教修女們與國際組織、政府和民間社會團體就保護環境和弱勢群體展開一系列對話。在全球團結基金會(Global Solidarity Fund)的合作下由國際女修會總會長聯合會(UISG)發起的第一場對話,以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為主題,上週一(17日)在聯合會的總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