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穎 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有關人工受孕的倫理問題,最近在熾熱討論中。在教會內的討論中,一提到「人工」一詞,馬上會出現「可以做」或「不可以做」兩個陣營間的討論,似乎,許多人很關心這個可做與不可做的這條界線。教會所訂的規則,不是要人活得痛苦和壓迫,而是,要人活得有尊嚴和活得自由,並肖似耶穌基督。故此,當我們在教會內碰到倫理問題時,除了要知道「可做還是不可做」,同時必要明白「為甚麼」,而這個「為甚麼」的背後,必定與救恩和生命的圓滿緊密相連。
文:陳思穎 梁敬之 編按:上期本報刊登了陳思穎與梁敬之撰寫的婚前培育之探討文章,今期刊登餘下的內容,寄望教友明暸教會內的婚前培育的意義,從而實踐出充滿基督徒精神的婚姻生活,在婚姻中結出豐富的果實。 《愛的喜樂》勸諭第五章 正如「基督徒的價值觀」和「恒常的愛」是婚姻的基礎,《愛的喜樂》勸諭第五章的內容是第三和第四章的延續,以「碩果累累的愛」為主題,主要講論愛的承傳:透過一個人「自愛」,與配偶「相愛」,然後以「愛」帶來新生命。 夫婦在婚姻路上,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與配偶相處、連繫、共同生活、分享生命、繼而開放地接納愛情的果實,並穿上新的身份和角色,履行新的使命和接受的挑戰。在孩子未出生以前,父母已愛了他,期待他來到世界上。最後,夫婦以祈禱和愛迎接新生命的來臨,並以福音精神撫養培育他,讓他「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路2:52)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我們基督宗教論及救恩的普世性:天主希望全人類的得救,而耶穌基督為所有人的救贖而死亡。 有人問耶穌,說:「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耶穌間接地回答:「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罷!因為將來有許多人,我告訴你們:要想進去,而不得入。」(路13:22-24;參閱瑪7, 13)在前往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的路上,耶穌宣講「天國臨近了」(瑪4:17;參閱谷1:14)。天國就是以天主的恩寵和天主的愛,臨在於我們內;並以正義、和平和受造完整的一切工作,在我們外;又在我們跟前,天主每一天都來到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我們臨終及今世的終結之時:天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進入天國,然而,天國的門是窄的,雖然「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瑪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