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聖言啟航】「驚」喜「空」墳
Posted on Author admin
甲年復活守夜及復活主日 梁展熙 三天前在遠處望著耶穌被釘死,看著他遺體包裹入殮的瑪利亞‧瑪達肋納,在《瑪》受難史中最後的一幕,是在親眼看著大石封住了墓穴之後,坐在墓的對面(26:61)。安息日過後,她和另一位瑪利亞再次來到墓穴──死亡之所,卻率先感受到死亡失去力量,並經驗到復活了的那位的臨在。 每部福音的復活敘述都各有特點。按守夜彌撒所讀(主日則任選)的《瑪》,婦女們在天剛亮時到達,象徵著人類歷史新一天的來臨。只有《瑪》提到的,尚有地震,這在新約中是末世(天主正義在人間的最終彰顯)開始的先兆(見瑪24:7;默11:13-19)。此外,唯《瑪》中有天使──在耶穌時代,人們相信是領義人往天堂的嚮導(見路16:22;參希1:14)──滾開封住墓穴的石頭,然後坐在墓穴之上。這也是克勝死亡的象徵,並深具視覺效果。
專訪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院長劉炎新神父
Posted on Author admin
「澳門需要一座音樂廳」 PEDRO DANIEL OLIVEIRA 著 吳志濠 譯 劉炎新神父認為澳門需要建設一座音樂廳以加深本地的文化底蘊。他又探討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在培育年青人音樂方面的傳统和回顧上任院長莫慶恩神父在任時對學院的貢獻。
澳港分別舉辦身體神學教學講座 從「身」認識主;愛的新語言
Posted on Author admin
(本報訊)良友之聲出版社於上月分別在澳門及香港,舉辦了兩場宗教課培育獎座,以《從「身」認識主;愛的新語言》為主題的,有幸邀得「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轄下小組 「惜身文化」事工為嘉賓講者,宣揚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