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將臨期第四主日(丙)周訊

聖言心語 林文森神父 讀經一:米該亞先知書5,1〜4 讀經二:希伯來人書10,5〜10 福  音:聖路加福音1,39〜45 再過幾天,就要慶祝聖誕節這個偉大的日子了。今天的三篇讀經中,仍持續邀請我們作好準備。過去兩主日的福音,先是洗者若翰「登場」。今天的福音「登場」的是聖母拜訪表姐依撒伯爾(麗莎)的故事。這隆重的出場,是因為耶穌的降生並憑空而來。他用「人」的身份來到世上,過著多年的家庭生活,和我們共同相處。從將臨期開始到現在,我們被邀請逐漸地,從遠處進入到與他最親密的關係之間。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邀請眾人跨越聖門

教宗開啟天主慈悲禧年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8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彌撒,敞開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宣布慈悲禧年正式開啟。在場參禮的有眾多樞機、主教、司鐸和5萬名信友,以及意大利共和國總統和政府總理及駐聖座外交使節。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也出席了禮儀。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願聖母無玷瞻禮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節日

教宗三鐘經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8日在主持了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彌撒及開啟聖門後,按照慣例從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和朝聖者誦念三鐘經。教宗祝願聖母無玷瞻禮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節日,讓我們學會接納天主,做個慈悲的匠人。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不要廉價出售基督徒價值觀

教宗方濟各談公教學校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在意大利公教學校家長協會(Agesc)成立40週年之際,於12月5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了該協會成員。教宗表示,公教學校應該「向眾人開放」,教導學生最真實的人性和基督徒價值觀,而非意識形態和虛華辭藻。教宗還說,公教學校絕不能「廉價出售」自己的身份,即使經濟危機使我們面臨嚴峻挑戰。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不可因一些原教旨組織就抹殺一個宗教

教宗結束非洲三國訪問 (梵蒂岡電台訊)「原教旨主義是各宗教都會患上的一種疾病,我們天主教徒當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擁有絕對真理,以誣蔑和誹謗玷汙並傷害別人」。教宗11月30日結束非洲三國牧靈訪問,在返回羅馬途中的記者會上作了上述表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慈悲特殊禧年聖門開啟禮

2015年12月13日晚上8時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以《慈悲面容》詔書頒令由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11月20日為「慈悲特殊禧年」。當天教宗開啟梵蒂崗聖伯多祿大殿的「慈悲之門」,作為禧年的序幕,並促請各地教會於2015年12月13日及以後的數週,在教區的主教座堂或另一座聖堂,打開一扇「慈悲之門」。 澳門教區將於12月13日晚上八時假主教座堂舉行聖門開啟禮。禮儀前主教座堂大門將關閉,參與禮儀的信友們請在大堂前地廣場集合。在祈禱及聖言宣讀後,由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開啟聖門,帶領信友進入慈悲之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將臨期第三主日(丙)周訊

聖言心語 林文森神父 讀經一:索福尼亞先知書3,14〜18 讀經二 :斐理伯人書4,4〜7 福 音:聖路加福音3,10〜18 這主日延續主日福音的腳步反省如何「預備上主的道路」。上主日提出兩個的問題幫助我們思考:當我們得知有小嬰兒即將在兩星期後誕生,你會為這新生兒的家庭準備什麼呢?若親朋好友在兩周內喬遷新居,你又會準備什麼呢?迎接聖誕佳節的來臨就好比我們面對和期待即將到來的嶄新事物。 福音中,接受洗禮的群眾問洗者若翰說:「我們該作什麼呢?」這些群眾不是不期待默西亞,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準備。迎接耶穌聖誕,我們也必須反問自己該作什麼呢?悔改引導我們改變行為,而不只是對過去感到後悔。路加福音中,若翰因材施教針對三種群眾:一般居民、稅吏和軍人,按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加以回應。民眾要將食物和衣物分享給需要的人。如果這些老百姓要悔改,並真心誠意的想要改變生命,就應該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幫助,對陌生人也一樣。我們每個人在今年聖誕節想想是否應該有所付出。 耶穌時代的稅吏常聲名狼籍,羅馬政府利用稅吏,通常只訂稅收總數,其它全權委託稅吏,因此縱容了稅吏中飽私囊。洗者若翰為此警惕稅吏「不要多徵收!」若翰教導軍人:「不要勒索人,也不要敲詐;對你們的糧餉應該知足!」群眾聽完洗者若翰明智的建議後,不免開始猜測若翰是否就是將要來的默西亞。若翰立即反駁了他們,他不是默西亞或救世君王。因為那位即將要來臨的默西亞比他更強,他連解衪的鞋帶都不配。若翰以水替眾人受洗,但默西亞卻要以聖神和火施洗。 身為基督徒,不論是平信徒、修道人員或是神職人員,我們的任務是讓世人和耶穌面對面,進行能為生命注入喜悅的真誠對話與皈依。做基督徒父母親更應該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地塑造出基督徒的特質。喜樂的教友家庭才能讓每位成員感受到幸福;做師長的,應該時時樹立良好基督徒的榜樣與精神。學生踏出校園後,往往早已將課堂中所學的拋諸腦後,也未必學以致用,但一位令人景仰、能以身作則的老師,為學生未來的生涯留下深刻的影響。無論我們的身分是父母、師長、公務員或雇主等,我們必須記得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器皿。我們不需強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方式過生活,而是學習若翰的精神,引導眾人認識耶穌,帶領他們到耶穌的跟前,然後把其它工作全然交託給我們生命中的救主。在感恩祭中,我們祈求天主賜予恩寵,以便我們能讓世人認識和體驗耶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