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通古今之變】細說晨曦月刊(7)
原著:林家駿主教 晨曦的發行網(二) 「晨曦」在港區的發行權總算獲得批准了,餘下來的就是展開推銷工作。多蒙李宏基,麥耀初和劉蘊遜三位學兄鼎力支持,多謝寶血會修女的衷誠協助,「晨曦」在港的發行網很快便展開了。原來當時的港澳區教會人士交往十分親密,李麥劉三位學兄曾在澳門修院攻讀拉丁文,學歷比筆者高一年級,感情上情逾手足,院聲社的事他們當作自己的事業,可說是事事有求必應,調協工作自然順遂。寶血會修女全部是中國人,還在澳門設有初學院,年青一輩的修女跟澳門華籍司鐸,在感情上恰似一家人,對「晨曦」月刊的發展,當然大力支持。當時天神母后會修女,在澳門也設有初學院,修女們跟澳門華籍司鐸十分熟落,筆者也曾出任該院的隨堂司鐸多年。該院負責人宋修女和蘇潔智修女,先後調任香港般咸道嘉勒書院和摩星嶺嘉勒女中的校長。有了上述的環境,「晨曦」港區分銷處便如雨後春筍的紛紛建立起來,先後成立的有下列分銷處:香港公教進行社、大堂區,由劉蘊遜引薦的瑪嘉烈堂區和公教華人青年會,由李宏基任院長的西貢小修院,由麥耀初任副本堂神父的灣仔星街煉靈堂,由李宏基引薦的香港仔聖伯多祿堂,由鄧繼強引薦的元朗玫瑰堂,由寶血會魏瑪利和莫慶如引薦的德貞女中,由呂㜣金會長和黃志貞女士引薦的寶血備修院及寶血女中,由慈幼會士引薦的香港仔工業學校,西營盤聖類斯中學,九龍鄧鏡波中學,筲箕灣聖十字徑的撒肋爵學校和維豪備修院,由天神會修女引薦的聖嘉勒書院等等。後來「晨曦」文友社友陸續晉昇司鐸,「晨曦」也隨着他們的足跡,進入他們的工作單位裡,漸漸的引進到香港教會的每一個角落。
【向暴力說不】 (1) 暴力、非暴力、戰爭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人們通常把暴力理解為用武力、道德或結搆性力量去控制、操縱人或社會群體。暴力似乎在這世上,是一種不可救藥的病毒。我們每天讀報紙、看電視新聞,「暴力」這個詞會反覆呈現眼前,全都被不公正、貪污、謀殺、恐怖主義、戰爭、環境遭受破壞;對兒童、婦女、移民、難民、長者、窮人的暴力行為籠罩着。
嚶鳴合唱團週年音樂會圓滿落幕
(本報訊)嚶鳴合唱團本年度週年音樂會剛於十二月四日假玫瑰堂舉行,吸引一眾熱愛合唱藝術的朋友蒞臨欣賞。音樂會的選曲為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葡萄牙聖樂,全屬無伴奏合唱作品,包括由四聲部至七聲部演繹的彌撒曲與經文歌,這些作品織體豐富,旋律流暢,充份體現相關時期宗教音樂的莊重與聖潔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