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飼養每一隻羊(一)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1961年,適逢聖若望二十三世踏入人生八旬,他在日記中寫道:「環顧整生我總是一直堅持著每週辦告解的習慣」。無獨有偶,聖若望保祿二世與他的告解神師恆常地於每週六見面。如是者還有教宗本篤十六世,他說:「它教導我看自己如同像天主看我一樣,並促使我要對自己誠懇。這使我更謙虛。」(教宗本篤十六世,《致函修生們》,2010年10月18日)教宗方濟各曾在某幾個場合說過他每15天辦一次。「神父,以至主教,也需要辦告解。皆因我們全部都是罪人。即使教宗也每兩星期辦一次告解,因為教宗自己也是罪人。我的告解神師聆聽我的話,給予我意見和寬恕。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它」(公開接見教宗,2013年11月20日)。
2009年12月21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向在羅馬教廷工作的樞機、總主教、主教和在這裡工作的人發表講話時,他使用了一些顯著的詞彙,部分內容我以粗體寫出:「今天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承認過失(guilt),我們必須擺脫自以為無罪的幻象。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懺悔,好讓自己得以轉化;向別人和天主求助能讓我們從轉變中獲得勇氣和力量。今日,在我們居住的世界中,我們需要重新發掘修和聖事。它在今日許多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和習慣中消逝,這象徵着人對自己和對天主的虛偽;它危害著我們的人性和摧毀我們構建和平的力量。」
本年11月20日,教宗方濟各囑咐德國的主教們,謂教會的改革和每位信友的轉化均由修和聖事開始。他補充:「我相信這聖事會獲得更多人的注目,因它對於在聖年內舉辦的教區神修退省、堂區牧民計劃和往後的牧業甚為重要」。教宗在先前的談話中提到教宗本篤十六世所注視的:只有少數教友辦告解。
我們在日常的祈禱中祈求天主「寬恕我們的罪過」,和向聖母瑪利亞「為我們罪人祈求。」畢竟,耶穌說過他不是為「好人」而來,而是為「壞人」而來(參考路加福音5:32),縱然我們總是相信我們屬於「好人」。但是,除非我們識別自己為「罪人」,不然救世主與我們何干呢?這位神聖的醫生來是為診治病者,而非健康的動物。
是的,每個人都會覺得慚愧。教宗方濟各說:「當你排隊辦告解時,情緒百般交集在心頭,但當你辦完告解後,你會感到重獲自由、高貴、美麗、被寬恕、直率和喜樂。這就是修和聖事之美。」(公開接見教宗,2014年2月19日)
「我想問你,」他續說:「-每人可在心裡回應,不用作聲會答:上回辦告解是甚麼時候呢?每個人都在想…兩天,兩星期,兩年,二十年,四十年?每個人都在想,他們喃喃自語『上回辦告解是甚麼時候呢?』但如果已經過了很久,那就不要再多浪費一天了。」
在告解時,我們不只被潔淨和獲得力量。在上述致函修生們的信件中,教宗本篤十六世還寫道:「當自己被寬恕時,我學懂寬恕他人。承認自己的軟弱時,我變得更能容忍和理解同僚的不足。」
也許我們可以以這句話總結慈悲年的主題-「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我們祈求憐憫,好能憐憫他人。在我們能給予以前,我們先要領受。讓我們經常性地領受憐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