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加俾額爾之旅

陝西遊記(七)

陳遠霆

另一個起點
雨雖然連綿,卻沒有為我帶來煩擾的感覺,反而成了謝幕的場景,為古老的氣氛增添一份憂鬱的悽美。
立於西安城的最中央位置,居高臨下,看東南西北這四條自古至今的交通要道,車來車往源源不息,也許就能體驗所謂歷史的洪流是無可阻擋這事實。從鐘樓走到不遠處的鼓樓,就像在江河中央的一個沙洲來到另一個沙洲之上,水流仍然是水流,風景卻不盡相同。鐘樓鼓樓,還有其他所有的文物建築,其實都一樣,用眼去看只是古蹟,用心去看才是歷史。

再次走到鼓樓附近的北院門路,人流還是沒止境的來來回回彷彿從來就沒有終止過,洗腦歌詞「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在擴音機中不斷重覆播放,這條歷代都充滿著繁華氣息的街道,就像永遠都不會被時代所排斥一樣,無論歲月如何更替,總可以搖身一變,換上迎合潮流大眾的新衣裳,卻又不失原本的性格。
相比起善變的北院門路,一街之隔的化覺巷內,卻有座孤寂的清真寺,千年如一日地靜待著末日審判的到臨。
這座清真大寺,始建於唐天寶元年,風格融合中國文化傳統與伊斯蘭教義,是昔日絲路時期遠渡他方的阿拉伯商人所修築建成。從踏入第一進院開始,驟眼看真的不知道這是「真主」的地方。舉目都是飛檐雕刻和琉璃磚瓦,散落的樓台亭殿,彷似身處大戶人家的府第之中。沒有石牆、圓頂和塔樓,卻有碑亭、橫匾和樓閣,然而,細看下就會發現,一絲一絲的波斯文深陷在實木堅石之中,告誡著人們要敬畏真主,行善積德。
一位回族阿訇(伊斯蘭宗教學者)主動提出為我們講解這座清真寺。出身於宗教世家的阿訇,他的太爺曾經是清真寺的伊瑪目(類似寺廟住持之類的),在信眾中得高望重。從山門直至禮拜殿,阿訇引領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牌匾,透過每一則御碑和每一座殿宇,述說著中原伊斯蘭教的歷史、文化、傳統、教義和發展。他的話語當中,流露出對身為穆斯林/波斯後代的自豪、對可蘭經的忠誠、對天國的向往、對罪惡的厭惡,和對自我使命的堅持。
對於阿訇的忠告,遺憾沒有慧根而未能參透當中真理的相信我並非第一人。有時候,曲高必然和寡,當然也視乎緣份深淺,除非有天突然大徹大悟,擺脫得了世俗,捨棄得了執著,否則一如既往平平淡淡浮浮沉沉的渡過餘生,對目前的我來說還是個不錯的選項。
在禮拜大殿前,身為非穆斯林,也可從氣場之中感受得到神聖所不可侵犯的威嚴。止步於此,告別七天難以忘懷的經歷,霎眼便又到了回程的時刻。我轉身邁前走,感覺暢快無比,慶幸著有這一趟旅程,也慶幸著有這一個旅伴。我慶幸能夠站在這一塊土地之上,儘管身處方位己經不同,往上看見的還是天空,是我小時候看見的那一片天空,是我長大了看見的這一片天空,也是我將來所必會再看見的同一片天空。
確實沒有遺憾地,我知道,作為其中的重要一部份,旅程己經結束了,但行程仍在進行中,只是從直線上的這一個點移至另一個點。而且要往前推進,離開是必須的。
終於,那個永遠活在二十歲的年青人,頭也不回地堅毅向前大步奔跑。離開清真寺,離開回民街,離開西安,也離開了平行卻交錯的神奇時空。(全文完)

【關於作者】陳遠霆,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喜歡旅行,攝影,並由早年撰寫青年研究文章至記錄幾乎是每次旅程時候的心情。

穆斯林相信,面對真主,不單敬,也需畏
穆斯林相信,面對真主,不單敬,也需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