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若瑟大學於4月29日(週六) 中午,邀請了澳門教區神長、中小學校長及其他嘉賓,參觀聖大位於青洲的新校舍。開始時聖大校長 薛沛德神父 及澳門教區主教 兼 聖大校監 李斌生主教 先後致歡迎詞,及後帶領來賓參觀校舍設施。參觀後,在圖書館展覧室以簡餐招待。
新聞簡訊
教宗5月份祈禱意向:為非洲的基督徒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發布最新的祈禱意向,在5月中特別為身處在非洲國家的基督徒祈禱,「願非洲基督徒效法仁慈的耶穌,能為修和、正義與和平做先知性的見證。」 在第一、第二世紀,基督宗教從埃及引入,並進入非洲北部,迅速在這洲內發展。後來又因為多個非洲國家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順道引入基督宗教。至2000年,非洲已達3.8億名基督徒,更估計在2060年,非洲基督徒人口將會佔全球基督徒40%。 不過,非洲的基督徒一直受到不少挑戰,例如是糧食短缺導致的飢荒、政局不穩導致的內戰、及與穆斯林的宗教鬥爭等。故此,教宗特地在本月設立這個意向,為身處在非洲受到煎熬的弟兄姊妹祈禱。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是一個全球性祈禱網絡,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教宗自去年一月起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並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來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三人行》電影創作工作坊
(本報訊)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希望藉著不同的媒體,與大家一直在e世代生活、成長、成為cyber citizen 一份子,把基督的喜訊傳遍大地,現在將為大家找來一個名為《三人行》電影創作工作坊。
穆斯林解釋教宗訪埃及和孟加拉之重要性
(羅馬主場)教宗方濟各四月底到訪埃及,此前亦答應會到訪孟加拉,但官方亦未有確認今年會訪問孟加拉的行程。教宗自己曾親自說明這些牧靈訪問行程的使命,就是要傳達和平、對話和聆聽。我們與穆斯林的伊瑪目(Imams,穆斯林的祭司)坐下相討,看看他們對這些不久的宗教對話之期望。
東訪教會神父:教宗訪問埃及深具大公意義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28日)展開訪問埃及行程,於首都開羅的其中一項活動是禮貌拜會塔瓦德羅斯二世宗主教。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東方教會部門助理奎克神父(Gabriel Quicke),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並講述教宗對埃及訪問的意義。 奎克神父:教宗今次訪問能加強埃及與梵蒂岡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從訪問中的各種活動可以看出,這次的訪問毫無疑問具有非常重要的大公意義。教宗方濟各當選數月後,他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塔瓦德羅斯宗主教,隨後他們二人在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堂一起祈禱。在那機會上,教宗和宗主教承諾每天要為彼此祈禱。這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之間有一種精神上的聯繫。教宗這次訪問也具有宗教交談的意義,因為在可怕的恐怖襲擊事件的背景下,穆斯林團體與教宗的會晤能給整個世界,包括穆斯林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絕不能利用天主之名和宗教之名施行暴力。
聖瑪沙利羅學校 童心關愛地球 實踐綠色生活
(本報訊)聖瑪沙利羅學校為回應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頒佈的《願祢受讚頌》 – 天主為人類創造天地萬物,讓人來管理天主所創造的一切,人類是有責任好好保護和管理地球。因此本學年的學校發展計劃中幼稚園訂定了幼兒創思方案教學的主題為「2017童心愛地球」,以關愛地球、珍惜資源為教學重點。
2017國際明愛慈善宴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舉辦的「2017國際明愛慈善宴」,定於6月25日(星期日)中午12時及晚上7時半,假澳門君怡酒店2樓君怡軒舉行,每張餐劵澳門幣380元。 國際明愛主要為人道緊急需要、戰禍及天災的受害者服務,當前尤其關注敘利亞難民孤兒問題,及身處於動蕩國家的家庭,改善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和不公平對待,並積極推行為敘利亞和平發起的運動 “Syria: Peace is Possible” ,期盼在提供援助的同時,為難民帶來和平、尊嚴及希望。另外,亦繼續推進全球性的“一個大家庭”方向,呼籲人人關懷困苦,不分遠近,幫助世界上弱小、貧窮和被邊緣化的人。 是次宴會主要目的是為國際明愛籌款,為其在國際上的各項援助工作籌募經費,並希望透過宴會讓各界善長加深對其的認識和了解,為國際明愛添加力量,促進全球人類大家庭的公益,為世界送上溫暖。 如欲購買餐券或查詢,請致電2893 3255與李小姐或任小姐聯絡。為善最樂,福有攸歸!
「家庭放暖五月天」活動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7年5至6月份(逢星期六),舉辦「家庭放暖五月天」活動,藉此推動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以提昇家庭的互動關係及情感連結。活動內容:(1) 5月27日14:30 – 16:00廚餘大變身(剩食變果醬 廚餘變酵素)、(2) 6月3日14:30 – 16:30蚊膏蚊香DIY。歡迎有興趣之家庭報名參與(如有小孩,必須年滿5歲),額滿即止。如欲報名、查詢詳情及費用,請致電2838 8886,亦可瀏覽該會網站www.mcaf.org.mo。
教宗訪問馬爾谷宗徒建立的教會 「As-salamu alaykum!」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As-salamu alaykum!」(願平安與你們同在!)教宗方濟各以這傳統阿拉伯的問候,來向埃及人發表視頻訊息。教宗按原定計劃,在4月28日至29日訪問埃及。 埃及的教會可以追溯到宗徒時代。教父凱撒勒雅人安瑟伯(Eusebius of Caesarea,260-341)在其教會歷史中獲記載,「他們說這馬爾谷是首位被派到埃及的人,及宣告他所寫的福音,並在亞歷山大(Alexandria)建立了教會。」這就是為何科普特基督教(Coptic Christianity)稱聖馬爾谷宗徒為父親。「科普特」一詞意即「埃及人」。
澳門教區主保之一 瑟納的聖加大利納
文:FAUSTO GOMEZ OP 譯:Jasmin Yiu 澳門玫瑰聖母堂是遊客的熱門地之一,但同時也是教友們的喜愛之地。聖堂由三名來自西班牙的道明會傳教士興建,他們於1587年9月1日到達澳門。這座巴洛克式聖堂內的祭台以玫瑰聖母置中,右邊是道明會會祖聖道明(St Dominic de Guzman)的聖像,而左邊則是瑟納的聖女加大利納之聖像。聖女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又名加大利肋.西恩那),一位意大利道明會第三修會的聖女,是澳門教區的其中一位主保,每年的4月29日,教會都會慶祝她的紀念日。 加大利納.貝坎加薩(Catherine Benincasa)於1347年3月25日、聖母領報瞻禮,於意大利瑟納出生。她的父母,雅各博(Jacobo)和娜珀(Lapa)共育有25名孩子,而加大利納排行第23。她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女孩,年幼時上下樓每走一級,便跪地念聖母經一遍。當她大約17歲時,便加入了瑟納的道明會第三會。她一生受盡五傷帶來的痛苦,最後於1380年4月29日離世。在1461年,教宗比約二世將她列為聖品;在1939年,教宗比約十二世宣布她為歐洲的主保之一;1970年,教宗保祿六世宣布她為教會的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