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奧執事(右一)與徐明德執事(左二)分別經過15年及九年的培育後,6月9日(星期六)於台北聖家堂,在台北總教區洪山川總主教手中領受司鐸聖職。(來源:耶穌會中華會省)
暴雨襲露德,朝聖地一度關閉
法國露德朝聖地迎來暴雨,降雨持續了兩星期,以致聖母岩水浸,聖堂大殿舉行的國際彌撒於上週三(13日)亦需要取消,但現時暴雨暫停,聖母岩及大殿也於上週四(14日)重開。(來源:法新社 / Laurent Dard)
韓國為和平舉行九日敬禮 大田教區主教呼籲寬恕與修和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韓國主教團社會事務負責人、大田主教俞興植(Lazzaro You Heung-Sik)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形容朝鮮半島一直被視為世界上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之一,但因最近數月的進展,正面對一個新時代:「和平的新種子已然撒播、高牆倒塌,而我們必須向前邁進」。
世界難民日:每個敲我們家門的人都讓我們看見耶穌
(梵蒂岡電台訊)希望、信任和友愛。這些是教宗方濟各談及移民和難民時反覆重申的關鍵詞,他於6月20日世界難民日於社交網站Twitter寫道:「讓我們透過窮人、被遺棄者和難民與耶穌相遇。我們不要讓恐懼來阻礙我們接納有需要的近人!」聯合國訂定這個日子,以期世人不忘全世界有6600多萬人因戰爭、暴力和不幸,被迫逃離祖國的悲劇。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方濟各:誡命是通往自由的途徑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0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他以天主十誡為主題的要理講授系列,指出十誡源自天主與祂子民的關係,在《聖經》中誡命被稱為「話語」,十句話,即使它們具有法律的形式。
致:維護生命的使者 梵蒂岡新修訂的《醫護人員憲章》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聖若望保祿二世於1985年2月11日,成立了宗座醫療事務委員會,到了1994年,這宗座委員會發佈了第一份《醫護人員憲章》。在考慮到科學、生物科技和生物醫學上的快速發展,和顧及《教會訓導》的新文檔,宗座醫療事務委員會便於2016年發佈了《醫護人員憲章》的更新和增修版。
悔改與救贖(二)
文:劉伯爾納德 編按:上期本報刊登一位內地教友的投稿,提到每人都有一個最終的夢想,就是要成為聖人,而且是一件可能的事。作者又指,要為成聖這目標作好準備,並列出五點——學習了解自己的思想;學習了解自己的思維;學習建立清楚的思維;學習檢視自己的心靈;學習了解自己就是愛——去學習踏上成聖之旅。今期會繼續列出準備自己的第六、第七點。
【速食哲學】(69)甚麼是「情景倫理」?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當我們忽略行為對象(finis operis)時,這會導致甚麼事情呢?如果我們忽略行為本身的道德性,那麼我們只能依靠我們的意圖(《速食哲學》第66篇)或環境來判斷我們行為的道德價值。在依賴這兩個因素的同時,我們掉進了所謂的「情景倫理」,或「後果 / 結果論」或「相稱論」。
【聖言啟航】人如其名的若翰
文:梁展熙 若翰洗者誕辰 也許大家都知道,教會禮儀傳統一般不紀念和慶祝聖人的誕辰,而只紀念或慶祝他們的死亡或殉道。當中的例外,除了耶穌基督和祂的母親瑪利亞之外,就是洗者若翰。在這特別的日子,就讓我們回顧一下若翰神奇的出生,以及他聖言前驅的身份所作的教導。
【聖言心語】聖若翰洗者誕辰節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路加福音1:57-66,80 我出生在海外華人家庭,我與母親住在一起時,她告訴我:「人生有三個重要時刻,一是出生,再者是結婚或當神父,最後是死亡。一旦你知道這消息或收到了邀請,儘管工作再忙碌,你還是要撥出時間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