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接受《前途報》專訪 – 慈悲禧年和大公運動都是梵二的成果

(梵蒂岡電台訊)意大利天主教《前途報》11月18日刊登了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禧年即將結束時接受該報的專訪。教宗表明,教會責在傳揚福音,為窮人服務,而不是用來肯定自己思想的「工具」,也不是尋求捧場者的「球隊」。教會是基督的工程。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香港:基督徒參與反釋法遊行

(公教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一月七日釋法前夕,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與香港基督徒社關團契十一月六日舉行祈禱會,為中央及香港政府尊重法治精神祈禱。 兩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遊蕙禎宣誓案尚待法院裁決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於十一月七日全票通過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指出香港公職人員必須真誠宣誓,而不符合解釋和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人即喪失公職資格,且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主持無家可歸者禧年彌撒 – 不可丟棄人,人不可被丟棄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3日主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與無家可歸者共慶慈悲禧年。這些社會邊緣人士在法國「兄弟」協會和聖艾智德團體的帶領下,從上週五11月11日至13日慶祝他們的禧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天主將人置於受造界的頂峰,視人為最寶貴的善;倘若被丟棄,人就連過眼煙雲的事物都不如,這令我們無法接受。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禧年公開接見 – 天主包容每個人,不排拒任何一個人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2日週六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慈悲禧年的最後一次特別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解釋了「慈悲與包容」的含義,強調天主包容每一個人,不排拒任何人。教宗在問候朝聖者時,特別念及在中東遭受迫害的基督徒。 《瑪竇福音》記述耶穌邀請眾人歸向祂:「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教宗表示,耶穌不排拒任何人,因為祂的使命是向每個人彰顯天父的愛。天父愛每一個人,包容每一個人。 教宗說:「我們基督徒必須奉行同一個準則,因為慈悲是天主行事的方式,天主的風格。我們應在自己的生命中藉著慈悲努力包容他人,不自我封閉,不將自己關進自私自利的保險箱内。」包容是慈悲的一面,它要求我們張開雙臂接納他人,不排拒任何人。 「我們不應以社會地位、語言、種族、文化或宗教來把他人分門別類:在我們面前的只是一個值得去愛的人,因為天主愛他。那個在我的工作、我的社區中遇到的人,是一個值得我去愛的人,因為天主愛他。『可是,這人是那個國家的,那人是另一個國家的;這人信奉這個宗教,那人信奉另一個宗教……』但他是天主所愛的人,所以我也必須愛他。這就是包容,這就是包容的含義。」 《福音》要求我們從人類的歷史中認出偉大包容的計劃,充分尊重每個人和每個團體的自由,要求眾人有如兄弟姐妹組成一個大家庭,成為教會,基督奧體的成員。天主的慈悲和寬恕不排拒任何一個人,我們人人都需要蒙受寬恕。教宗因而邀請眾基督徒以實際行動包容他人,做天主慈悲的見證人。 結束要理講授後,教宗問候了在場的波蘭朝聖信友。在援助苦難教會組織的推動下,隔天主日將在波蘭舉行關懷受迫害教會日。教宗對此表示:「在目前不安與痛苦的情況下,我們應以熱誠祈禱和具體援助支持在伊拉克及其它中東國家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祈求天主,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因宗教、文化或種族而受到社會排斥。」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主教與信義會聯合聲明 – 我們都因恩寵而得救,力求清除阻礙圓滿合一的殘渣

(梵蒂岡電台訊)天主教會和信義會10月31日下午在瑞典倫德的信義會主教座堂共同舉行了大公祈禱活動,紀念宗教改革開啟500週年。在這個機會上,教宗方濟各和世界信義會聯盟主席尤南(Munib Younan)主教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重申兩個教會努力走向共融,共同見證基督信仰,為世界謀求福利的共同願望。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上慈母恩 百年花地瑪 – 聖安多尼堂恭送花地瑪聖母

(本報訊)為慶祝花地瑪聖母顯現100週年,各堂區先後舉行恭敬花地瑪聖母禮儀。聖安多尼堂於日前迎接花地瑪聖母像,舉行敬禮活動,現於11月12日(星期六)舉行恭送花地瑪聖母像禮儀,歡迎教友參加,同敬聖母。有關禮儀安排如下:  1. 下午4時30分:全體誦念玫瑰經  2. 下午5時正:恭送花地瑪聖母像;籌委會成員將聖母像送往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以上禮儀由聖安多尼堂陳寶存神父主持。 圖片註解: 日前恭迎花地瑪聖母像進入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