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香港舉行第三屆為生命步行 發起人華安祖:墮胎問題只能透過祈禱和守齋來解決

(本報訊)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喜樂生命和愛惜生命,3月25日(聖枝主日)聯合舉行第三屆「為生命步行」,呼籲社會尊重胎兒生命,逾百名教友及其他基督宗派的基督徒參與,公教藝人張衛健亦有參與。 遊行首先在灣仔天主教聖母聖衣堂集合,然後步行往灣仔家庭計劃指導會(下稱家計會),在門外分組祈禱後轉往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參與維護生命講座後解散。起步前,由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作分享,指出教會需要建立一個生命的文化:「傳統來說,今日(3月25日)教會慶祝聖母領報,今天舉行遊行特別有意思。生命有長有短,我們作為教友,即使是一分鐘,也是人、也是生命。」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維護生命40天」創辦人復活節皈依大公教會

(天新社訊)來自美國的「維護生命40天」創辦人貝雷特(David Bereit),在天主教徒與妻兒的啟發下,宣布已在今年的復活節加入羅馬天主教會。 貝雷特4月1日於社交網站Facebook中寫道:「經過多年的祈禱、辨別,並與天主在不同事情上的『角力』後,在昨天的逾越守夜禮中,我與天主教教會有完全的共融了。」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布雷西亞教區的青少年:追隨耶穌的夢想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7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布雷西亞教區的大約3000名青少年。教宗勉勵他們效法他們的同鄉教宗保祿六世,擁抱耶穌的夢想。 教宗將目光停留在今年10月即將召開的以「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教宗保證世界主教會議正在朝著“聆聽”青年的方向做準備。也就是說,願意有所改變,一起行走。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公布四月祈禱意向:為在經濟事務上負有責任的人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四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為在經濟事務上有責任的人祈禱。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解釋,經濟不能只為了增加利潤而試圖減少勞動力,導致被排擠的人增多:「它(經濟)必須遵循商界領袖、政治家、思想家和社會夥伴所制定的『以人為優先』的途徑,並盡一切可能確保有尊嚴工作的機會。」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慈悲傳教士

(梵蒂岡電台訊)來自五大洲的550多位慈悲傳教士,上主日(8日、救主慈悲主日)起開始在梵蒂岡舉行第二次聚會,並於週二(10日)上午在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中結束活動。教宗在宗座大樓接見他們時,勉勵他們不要使天主的恩寵落空,或因自己的態度而使那些悔改的罪人遠離天主。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馬克龍總統:法國需要天主教徒投入社會建設

(梵蒂岡電台訊)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一(9日)晚應邀,出席法國主教團舉辦的一場會議。馬克龍總統在長篇講話中談及教會在法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主教們則請求政府當局考慮「最貧窮者的需要」,以「建設一個友愛、正義又團結的國家」。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主持復活主日彌撒及發表文告 「你們會如何回應基督的復活?」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4月1日復活主日早上於聖伯多祿大殿舉行彌撒,並指出天主向祂子民的宣布總是令人驚訝,就如門徒在耶穌復活後發現空墓時感到驚訝一樣。他又向信友們說,基督徒不應浪費時間去回應所賜予的福音。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為敘利亞基督徒來說,聖週是一個更新信德的時期

(天新社訊)敘利亞的基督徒近年來遭受極大的痛苦。在敘利亞內戰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侵佔之間,不少人民失去家園、工作及許多物質上的財產。 「儘管如此,但他們並沒有失去他們的信德。」一名於西班牙為援助有需要教會(Aid to the Church in Need)工作的記者維也隆(Josué Villalón)說。他最近探訪了一些由宗座基金會支持的項目。 維也隆在接受《ACI Prensa》訪問時說:「與我們交談過的每個人及家庭,告訴我們現時為他們帶來希望與支持的,就是能夠參與彌撒聖祭——因為即使他們失去了一切物質上的東西,他們仍然有耶穌基督。」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為在囚者舉行濯足禮:你們也要照樣彼此服務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3月29日下午四度在羅馬天皇后監獄為服刑人主持了主的晚餐彌撒,並為其中12人施行濯足禮。教宗引用耶穌的話對服刑者說:「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若13:15) 教宗當天下午首先探望了患病的服刑者,然後立即主持彌撒聖祭,為逾越節三日慶典拉開序幕。接受濯足禮的12名服刑者分別來自七個國家,包括四名意大利人、兩名菲律賓人、兩名摩洛哥人、一名摩爾達維亞人、一名哥倫比亞人、一名尼日利亞人,以及一名塞拉利昂人;他們當中有八名天主教徒、一名東正教徒、一名穆斯林和一名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