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2日)在蒙古烏蘭巴托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主教座堂接見了主教、司鐸、傳教士、度奉獻生活者和牧靈工作者,在這期間他也聆聽了一名修女、一名蒙古本地司鐸及一名從事牧靈工作的年輕女性的見證。
國際 World
菲國13歲女孩展開封聖程序
(天亞社訊)菲律賓天主教徒對教會將為一名13歲女孩開展封聖程序表示歡迎。這名女孩30年前死於無法治癒的肥厚性心肌病。
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若明白人的尊嚴,便會減少浪費糧食
(梵蒂岡新聞網訊)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帕利亞總主教早前8月24日與智利農業部部長巴倫蘇埃拉(Esteban Valenzuela)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托雷羅(Máximo Torero)一同在糧農組織位於智利的拉丁美洲辦事處出席一場研討會。帕利亞總主教在會上以「預防和減少糧食的損失及浪費」為主題發表了講話。
日本福島排放核廢水引發軒然大波
(天亞社訊)在日本開始向太平洋傾倒從受災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過的一百多萬噸放射性污水後,引發了環保人士及組織,包括天主教團體的譴責和韓國的一場政治辯論。
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同一旅程上的夥伴本篤十六世的神學遺產 (梵蒂岡新聞網訊)里米尼各民族友誼大會早前8月22日舉行研討會,以「信仰的理性成為現實的理性」為題,反思本篤十六世留下的遺產。演講人包括意大利薩萊諾-坎帕尼亞-阿切爾諾教省總主教貝蘭迪(Andrea Bellandi)、葡萄牙記者米格爾(Aura Miguel),以及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
以印度首位聖人命名的教堂遭到破壞
(天亞社訊)印度一位堂區司鐸表示,破壞者褻瀆了位於金融城市孟買附近的一座教堂。該教堂以印度首位聖人的名字命名。
蒙古殘障人士協會期盼教宗方濟各來訪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教宗方濟各出訪蒙古前,意大利福勒羅(Raoul Follereau)之友協會蒙古項目負責人奧爾塔利(Francesca Ortali)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該協會是專門對殘障人士進行康復訓練的非政府組織,他們高度讚賞教宗訪問蒙古國並殷切期望教宗的到訪。關於該協會在蒙古為殘障人士展開的服務工作,奧爾塔利表示,在該協會的幫助下,當地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協會,見證了友愛和包容,這一切與《眾位弟兄》通諭的精神相一致。
泰國耶穌會靜修活動吸引不同信仰的青年
(天亞社訊)泰國的耶穌會士們想出一種創新的靜修方式,包括以背包旅行和騎摩托車,吸引了這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中來自不同信仰團體的年輕人。
教宗公開接見:聖女泰卡維達堅忍不拔,深愛着十字架
(梵蒂岡新聞網訊)出生於1656年左右的北美首位原住民聖女加特麗.泰卡維達(Kateri Tekakwitha)是教宗方濟各週三(8月30日)主持的公開接見要理講授中的主角。當天的主題依然是宣講福音的使徒熱忱。
【里斯本世青節】專訪澳門教區代表團華語組隨團神師
【里斯本世青節】專訪澳門教區代表團華語組隨團神師夏子明神父:為澳門青年,這是一個同行成長的體驗 作為神父,與一群來自澳門的青年在一起,為您來說意味着甚麼呢? 我很高興能夠陪伴青年,特別因為我們整個團體都理解,我們來到這裡不是旅遊,而是朝聖。我們當中有部分參加者表示,希望能在信仰路上能成長,他們在尋找天主,這是一個很美麗的經驗,青年們相聚在一起,逐點找到信德的豐盛,從而與天主相遇。我們要明白,天主常與我們在一起。在遇到各種困難時,我們亦需明暸我們不能只是單靠自己,也要靠着身邊的人,一起同行。 所以我認為這個經驗,為我們澳門教區一員來說,是一個同行成長的體驗,去珍惜和照顧每一個人,並發掘他人身上的美,這是絕對有可能發掘到的,因為天主臨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正如教宗方濟各這幾天說過,我們來到這裡是因為天主召叫我們,而不是偶然。生活中並不是偶然地發生,天主總會有祂的方法去吸引我們,並向我們展示祂的愛和美。我深信我們已在經驗這一點的路上,而在我們這些經驗中,天主默默地轉化我們。 另外有一點是,我在出發前已在想,我認為對於澳門青年來說,最重要是體驗到我們的教會,是一個普世性的教會。全球各地有許多青年相信天主、跟隨耶穌。在澳門,我陪伴他們,聆聽他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