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正如在耶穌誕生的時期那樣,「恐懼和失望的理由此刻也不勝枚舉」。然而,即使是「在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基督徒也經常能在救主誕生於白冷城的喜訊中找到安慰和希望」。「今年在聖堂和家庭裡的聖誕慶典將會因物理距離和其它新冠防疫措施而沖淡。我們將為全世界許多亡者哭泣落淚,並向所有犧牲奉獻、鼓起莫大勇氣照顧病患的人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世界基督教協會臨時秘書長索卡(Ioan Sauca)牧師在聖誕訊息中如此表示。
國際 World
教宗將於明年三月訪問伊拉克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將於明年3月訪問伊拉克,這將是因疫情中斷了15個月後的首次國際牧靈之旅。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12月7日證實了上述消息,表明「應伊拉克共和國和當地天主教會的邀請,教宗方濟各將於2021年3月5日至8日在伊拉克進行牧靈訪問,到訪巴格達、與亞巴郎有關的烏爾平原、埃爾比勒,以及尼尼微平原上的摩蘇爾和克拉克斯。訪問行程將擇期公布,但也會考慮屆時世界衛生緊急情況的演變」。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父家的開端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週三(9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教宗強調,任何人都不要羞於祈禱,即使是不相信天主的人。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天父家園的開端。
國際殘疾人日 教宗:脆弱是每個人生命的一部分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當天發表了一份訊息,談論了今年的主題「更好地重建:朝着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2019冠狀病毒病世界」。值此國際日,教宗向「所有在新冠疫情危機下處境格外艱難的人」表達關懷,寫道:「在驚滔駭浪中,我們同在一艘船上。即使我們同在一艘船上,但有些人更加艱辛掙扎,其中便包括嚴重殘疾人士。」
天主教文化與科學 瓜達盧佩聖母眼睛的新信息
瓜達盧佩聖母自1531年顯現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專家的關注和研究,其中包含了很多未能解開的謎團,一些令人無法解釋的奧秘。直到近年,隨著科學的發達,在最新科技的幫助下,揭示了瓜達盧佩聖母眼中一些從未被發現的顯微圖像,引發了嶄新的研究,傳達了全新的信息。
瓜達盧佩聖母像加冕125週年 擴大大赦範圍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瓜達盧佩聖母像加冕125週年的機會上,宗座聖赦院頒布法令擴大大赦範圍。
【徐光啟的靈修生活】(4) 勤於祈禱、熱心靈修
文:段春生神父 徐光啟在信德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熱誠,堪為基督徒的典範。萬曆三十二年(1604),徐光啟進京赴考,他到達京城後,「第一件要務就是來拜訪教堂,行懺悔禮和領聖體。有人說保祿(徐光啟的聖名)是如此的虔誠,以至在領聖體時竟忍不住流淚不止,就連站在聖壇欄杆旁的人們看了也一樣流淚不止。」
教宗主持擢升樞機禮儀 「十字架和世俗是兩條不可調和的道路」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上週六(11月28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常務樞密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這是他履行牧職以來的第七次,也是採取疫情防控措施後的首次。百餘人出席了禮儀,兩位新樞機——菲律賓卡皮斯教區總主教阿德文庫拉(Jose Fuerte Advincula)和汶萊宗座代牧沈高爾內略(Cornelius Sim)——因無法抵達羅馬而缺席,但同樣會領受樞機的榮銜。
教宗三鐘經:將臨期是期待與希望的時日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在11月29日、將臨期第一主日,與剛擢升的樞機奉獻彌撒聖祭,及後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教宗指出,將臨期第一主日標誌着教會新禮儀年的開始:「在禮儀年中,教會以慶祝耶穌生命和救恩史上的主要事件來標誌時間的推進」,作為母親的教會,以這個方式來「照亮我們的生活道路,支持我們的日常工作,並引導我們走向與基督的最後相遇」。
教宗方濟各與新樞機一同拜會本篤十六世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11月28日)在主持公開樞密會議後,與11位在羅馬現場出席的新樞機,一起前往「教會之母」隱修院小聖堂,拜會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榮休教宗對他們的拜訪表示欣喜,並在誦唸《又聖母經》後,向他們頒賜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