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鮑青網成立廿五週年系列活動開幕禮

(本報訊)由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主辦,社會工作局、澳門基金會及教育暨青年局贊助的「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成立廿五週年系列活動」,在2018年7月21日開幕。 開幕禮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徐婷部長、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鄧玉華廳長、教青局青年廳陳旭偉廳長、澳門中華教育會鄭杰釗副理事長及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黃偉傑會長主持。一眾嘉賓同時主持了「BOSCO TEEN 2018國際籃球邀請賽」開球禮。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感恩滿懷 奉獻初果 校慶年閉幕禮暨畢業禮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於7月13日,在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辦了《感恩滿懷 奉獻初果──校慶年閉幕禮暨畢業禮》,在精彩的表演及節目安排下順利完成。當天邀請了眾多嘉賓,包括了教育界人士、遠道而來的校友,以及寶血會的修女,當中亦有幸邀請到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到場參與,共同分享這份喜悅。李主教提醒應屆畢業生切記感恩天主給我們的天賦,藉着家長、老師、學校以及社會各界對學生們的栽培,繼續在將來的學程上奮鬥,將果實奉獻予社會。而教育暨青年局組織暨資訊處黎玉燕處長表示,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期望透過發展高品質的教育,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以達到「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針,為澳門、為國家付出更大的貢獻。聖德蘭學校校長盧桂芳修女在謝辭中,衷心感謝各界人士的支持及愛護,認為今年實在是天主特別恩寵的一年,在天鴿風災後,全校上下一心共同重建校園,同時不斷回應學生在各方面成長上的需要,全校教職員工一直謹守學校主保聖女小德蘭的精神,各人在自己的份位上盡力做好,即使是微小的事,亦會用心去做、為學生的學習及成長用心付出。應屆畢業生亦積極回應盧校長的訓話,承諾遵守校訓「勤樸仁愛」的精神,努力實踐愛主愛人、積極學習的良好品德。 在典禮中,隨著學校歌詠組獻唱「良師頌」的歌聲,頒發教師的長期服務獎,對服務多年的老師表示敬意。最後,畢業典禮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舉行畢業典禮 頒發162個學士學位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於2018年7月14日早上,假青洲校舍禮堂舉行學士學位畢業典禮,共162名學生獲頒發學士學位 。 畢業典禮由澳門教區首牧兼聖大校監李斌生主教,及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博士主禮。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澳門社會工作局、各高等院校及其他機構和組織代表亦出席見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六校結業禮勉勵學生成功需苦幹

(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於本月18日上午九時,假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聖若瑟六校禮堂),舉行「2017/2018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結業禮」。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喬樹勇校長、聖若瑟教區中學校友會岑妙娟會長、林亦樂副會長、校友劉永年榮譽會長,何金明大律師、黃偉燐、陳函思、何駿豪大律師、譚嘉欣等校友擔任頒獎嘉賓,教職員、校友、家長等出席是次典禮。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融合生家長教養壓力、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家長參與之關係研究

澳門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聯同澳門特殊教育研究學會,於去年至今年間進行有關一項融合教育研究。題為:「澳門融合生家長教養壓力、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家長參與之關係研究」。研究中有六項發現:第一,孩子就讀初中及高中的家長,其所感受的發展壓力較幼稚園的為高;第二,面對生活壓力方面,呈現顯著壓力的群體包括母親或其年齡限乎於31-50歲間的年齡群組,當中,值得關注的是,能與配偶建立良好關係的受訪者中,其生活壓力較少,這體現在生活感受及整體生活壓力方面;第三,家長的教育程度越高、與配偶關係越良好的受訪者中,其家長知覺社會支持的程度越高。第四,輪班工作、經濟壓力較大的家庭,其家長的社區參與及家庭參與程度較低;然而,孩子呈現的問題狀況越複合,其家長的整體參與程度越高。第五,家長的教養壓力、生活壓力、知覺社會支持、家長參與等,皆呈現顯著的相關性。第六,研究重點是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在預測融合生之家長參與程度當中,發現當社會支持越大,特別在情感及訊息支持方面,家長願意參與子女教育的程度就越高;反之,教養壓力的互動壓力越大、生活壓力的人際壓力越大,則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程度就越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報》重新印製《救恩史:以色列時代》 修訂版於香港書展率先面世

(本報訊)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週三(18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揭幕。《號角報》按需求,於今年重新出版《救恩史》系列的第一冊——《救恩史:以色列時代》(加強版)。 《號角報》社長文祖賢神父說:「我們計劃推出修訂版,主要因為初版早已售罄,而我們亦收到不少好評及建議,特別是主日學導師所給予的。」他又指,此書不只在澳門廣泛使用,也在香港和其他地方,包括美國,甚至非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訓導????編》出版 下週一於香港書展舉行新書發布會

(本報訊)鮑思高出版協會出版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訓導????編》,於香港書展正式發售,並於下週一(23日)下午3時半在天主教展區小講場舉行新書發布會,邀請香港天主教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及張心銳神父作分享。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氹仔嘉模聖母堂隆重慶祝堂區主保瞻禮

(本報訊)氹仔嘉模聖母堂於7月15日提前慶祝主保瞻禮,當日亦為該堂第133週年堂慶。下午五時舉行堂慶感恩祭,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由於聖堂地方不敷應用,為凝聚堂區中、葡、英三語教友,故該堂區今年首次租用皇庭海景酒店的大禮堂,作為彌撒舉行的場地。 是日參禮的教友非常踴躍,會場充滿一遍喜樂的氣氛。恭讀福音後,由李主教以中、英文講道。主教指出我們在慶祝嘉模聖母瞻禮的時候,我們懇求聖母幫助我們獲得什麼恩典?聖母是我們的母親,她關懷照顧我們一切的需要。在若望福音第二章所載:耶穌參加加納婚宴,初行奇蹟,變水為酒。當時酒缺了,聖母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並對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今天我懇求聖母幫助我們獲得的恩典,就如今天福音(馬六,11)所言,耶穌派遣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宣講,使人悔改,驅逐魔鬼,給病人傅油,治好他們。在宗徒大事錄記載耶穌升天後,門徒因耶穌之名而做以上的奇蹟,履行耶穌交給他們的使命。今天我們懇求聖母為我們轉求,並幫助我們能做到以上的奇蹟,幫助有需要的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恆朝運動」大堂舉行明供聖體活動   邀請江志釗神父作分享

(本報訊)澳門教區今年聖體聖血節(6月3日)正式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運動」(恆朝運動),透過舉辦各種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鼓勵教友回應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呼籲。 繼聖體聖血節的徹底明供聖體後,恆朝運動上週六(14日)於主教座堂邀請慈幼會士江志釗神父作分享。他表示,教友祈禱時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信仰,更指出每人能透過朝拜聖體聆聽天主的聲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遇見過耶穌;耶穌就在聖體內。每次彌撒時,主禮神父都會說:請看,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那就是耶穌,祂就在我們面前,每次領聖體時,就是與耶穌相遇。所以,當我們在聖體前,不要閉上雙眼,我們要注視着祂,否則我們就是拒絕耶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教區中學小六學生 赴高雄參與英語夏令營

(本報訊)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小學六年級本月2至6日,在班主任及家長的帶領和陪同下,一行42人前往臺灣高雄,參加由道明會外僑小學特別設計的英語夏令營。 是次夏令營自去年年底開始計劃與籌備,經兩校老師互訪交流後策劃,並以道明外僑小學日常英語課題為主軸、輔以校園內翠綠草坪做實習空間,由美加外籍老師授課,鼓勵一眾小六學生們勇敢自信地以英語交流學習。 剛剛應付完畢業考試的參加學生,對夏令營充滿期待。參加夏令營的李卓熙同學,表示希望能在七天的學習旅程中練習英語:「明年將轉到青洲第六校英文部升讀中一,上課時就不會對全英文上課感到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