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病人之痊聖母聖像雨中出遊

——聖老楞佐堂5月5日舉行病人之痊聖母瞻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禮。他在講道中指出,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要以天主的眼光去接受現實;同時強調,「病人之痊」除了指身體患病的痊癒外,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痊癒」。彌撒後隨即舉行出遊,由聖老楞佐堂出發,圍繞聖堂附近街道,並於慈幼中學操場圍繞一週後返回聖堂。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19年會員大會五月杪舉行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5月25日晚上六時半,假京都酒店二字樓舉行周年會員大會。屆時執行委員會及總幹事將會向各會員匯報去年的會務及介紹本年度的活動,會後安排晚宴聚餐,讓嘉賓、會員及各方好友暢談近況、彼此問候及祝福。費用為成年會員每位230元,18歲以下每位180元,非會員每位300元,名額80位,額滿即止。 報名請親臨該會(和樂大馬路281號美居廣場二期四樓–青洲社會服務綜合中心),詳情請瀏覽協會網站www.mcaf.org.mo或致電2838 8886查詢。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於本年五月起正式換屆

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下稱:教委會)成立於2016年5月1日,並下設辦事處。其宗旨是:「一. 維繫及協調本澳各教區及修會學校的關係;二. 統籌本澳宗教教育範疇、監管宗教科課程、協助主教執行教區教育事務工作;三. 支援及協助教區主教在教育事業上的發展;四. 構思高等教育、延續教育、社區教育等的發展計劃。」而各委員及辦事處成員任期為三年,故於2019年5月起換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楊子秋寫傳教士的第一個傳記 「陸毅神父幫助人,是不分宗教或種族」

文:Marco Carvalho 譯:何紹玲 楊子秋教授接受了澳門國際研究所給他的挑戰:為陸毅神父撰寫第一個傳記,這是一項既美好亦艱巨的任務。前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前副會長楊子秋,深信這位[中國最後的偉大傳教士]將會是一位聖者候選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五月週末靈修營

(本報訊)竹灣聖若瑟靜修院將於五月中旬舉辦週末靈修營,主題:「看,我站在門口敲門!」 活動內容包括有:講座、默觀祈禱、彌撒、神修指導。邀請耶穌聖心司鐸會柴浩東神父為神師,以英語講授,歡迎教友報名參加。 (主基督復活了!亞肋路亞!祂來到你的心門前,敲!你會為祂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跳跳紮紮放暑假2019 招募青年義工

(本報訊)教區青年牧民中心將為小朋友舉辦「跳跳紮紮放暑假2019」,現正招募青年義工協助推行活動。暑假好快又來了!想度過一個快樂又有意義的暑假,請即加入「跳跳紮紮放暑假2019」義工行列啦! 活動目的:讓孩子歡樂地渡過暑假,並在活動中學習互相尊重、友愛、分享。 現誠邀青年朋友們加入義工團隊,盡展個人潛能,發揮無限小宇宙,透過三週的服務,與人溝通合作、關愛幼小、與小朋友及青年義工們共織一個值得回憶的暑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六校歌唱比賽完美落幕

(本報訊)為慶祝聖若瑟教區中學八十八週年校慶,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班社聯會於本年度3月中旬起籌辦「2018/2019聖中歌唱比賽」的各組賽事,其中包括個人、小組及班際合唱賽事;日前(13日),班社聯會同學於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聖若瑟六校禮堂)舉行歌唱比賽決賽,活動邀請了澳門本地組合歌手灰藍氣球;澳門樂隊石裂符的主唱、夾子音樂聲樂導師Justin Mok;澳門歌手張宇敏先生;以及澳門歌手兼聖若瑟教區中學校友蔡國柱先生作評審,並邀得聖中校友會林亦樂副會長作頒獎嘉賓。同時邀請了友校學生會代表慈幼中學、粵華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陳瑞琪永援中學觀賽,全校師生、家長、校友等逾四百人出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瑪沙利羅學校幼兒創思方案教學  「童愛中華 傳承文化」

(本報訊)近年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港珠澳大橋落成的便利,內地與港澳的相互往來漸趨頻繁,因此我們對祖國的人地事物必然要有更深入的認識,大家才能更好地融和溝通,感受同為中國炎黃子孫的一份子。有見及此,聖瑪沙利羅學校於2018/2019學年與學生共同探索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小學擬定專題教學的主題為「2019學習聖賢美德 傳承中華文化」,而幼稚園則擬定幼兒創思方案教學的主題為「2019童愛中華 傳承文化」,在三至四月期間老師悉心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創意學習和傳統文化體驗,如中國歷史、名勝古蹟、古代建築、傳統藝術、傳統美食、以及二十四孝故事等。又透過警察儀仗隊升旗儀式的演示、茶藝體驗、中國樂曲、中國舞蹈、中國武術、親子參觀茶文化館/鄭家大屋/藝術博物館、親子小劇場、親子手工藝及親子遊戲等,讓學生在方方面面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