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喜樂 不必無痛

聖言啟航(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梁展熙 將臨期第三主日,傳統上稱作「『Gaudete』主日」,一般譯作「喜樂主日」。這翻譯並不完全對,因為那是取自進堂詠第一個字以及今天讀經二中的第一個字【見拉丁及外文版;中譯因受制於漢語句中字序而移之句末】的「Gaudete」,本義是「[第二人稱複數命令語氣]喜樂吧!」見葡:「Alegrai-vos!」或英:「[you [pl.]] Rejoice!」。因此,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你們[要]喜樂[吧]!』主日」【兩方括任選其一】。當然,這有違書面語規矩(具後現代色彩的命名法除外)。此乃翻譯求「雅」而失「信」的另一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耶穌,我知道你為我而死。但我一點也…」

親自飼養每一隻羊(二)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若望-瑪利亞.呂斯蒂熱樞機(巴黎總主教,1981-2005榮休)曾經在講道中講述過一群法國奧爾良男孩的故事。故事憶述到1939年間,這群男孩正在尋找歡樂,彼此問對方有沒有膽量進入聖堂「扮」告解,並向告解亭內的司鐸說出已寫好的可怕罪狀。而其中一名猶太男孩亞郎,接受了挑戰。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擺脫自以為無罪的幻象」

親自飼養每一隻羊(一)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1961年,適逢聖若望二十三世踏入人生八旬,他在日記中寫道:「環顧整生我總是一直堅持著每週辦告解的習慣」。無獨有偶,聖若望保祿二世與他的告解神師恆常地於每週六見面。如是者還有教宗本篤十六世,他說:「它教導我看自己如同像天主看我一樣,並促使我要對自己誠懇。這使我更謙虛。」(教宗本篤十六世,《致函修生們》,2010年10月18日)教宗方濟各曾在某幾個場合說過他每15天辦一次。「神父,以至主教,也需要辦告解。皆因我們全部都是罪人。即使教宗也每兩星期辦一次告解,因為教宗自己也是罪人。我的告解神師聆聽我的話,給予我意見和寬恕。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它」(公開接見教宗,2013年11月20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將臨期第二主日(丙)周訊

聖言心語 林文森神父 經文:感恩祭典12頁 讀經一:巴路克先知書5,1〜9 讀經二:斐理伯人書1,4〜6,8~11 福音:聖路加福音3,1〜6 在這個主日的福音中,出現了許多我們不熟悉的人名和地名。路加福音的作者使用這些人名和地名,說明了洗者若翰與耶穌基督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敘述這些平時在聖經中不常見的人名和地名,我們更認識到耶穌不只是天主,更是完完全全的人,曾經真實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若翰認出耶穌是默西亞,並確定耶穌在約旦河受洗也絕非憑空捏造的神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慈悲 人類的希望

聖言啟航(丙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梁展熙 試想像一下,你為人父母,但親生子女卻被人強行擄走,你心中有何感受?在讀經一,巴路克就是藉把子民被巴比倫所俘的耶路撒冷描成了子女被強搶的母親。痛失子女的母親,當然不可能仍每天穿錦衣華服。痛失子女的母親,當然也很難抱有希望的過日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羅文藻:第一位華人主教

文德泉蒙席 1647年年中,他啟程回國,並於7月回到福建的亭頭村,和開始向人們教授天主教要理。1649年8月,他再去馬尼拉找更多的傳教士來亭頭。1650年1月1日,他接受了道明會會衣,然後於1651年3月7日發願。及後他再奉命前往馬尼拉的聖多瑪斯大學修讀神學,最後終於在1654年7月4日晉鐸。一年後,他回國並開展傳教工作。在困難重重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