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展熙 把《智慧篇》中提到天主對人的罪過「視而不見」(粵:[當]睇唔到;見希:παροράω=to overlook, to ignore;參葡Difusora Bíblica: desviar os olhos de=別過眼去[不看]),與那矮小得在人群中就看不到的匝凱相提並論的話,聽起來也頗有幽默感。但乍聽之下,《智》的說話並不對,因為畢竟或站或臥、或藏或現,天主都「看得到」我們的罪過。從亞當和厄娃、加音和亞伯爾、梅瑟和埃及監工、達味與巴特舍巴,所有秘密進行的不義之事,最終都逃不過天主的法眼。罪過需要的,是一個解決,而非不斷的隱暪掩飾。也許,匝凱之所以爬到樹上,代表著他想被耶穌找到,代表著他想找辦法解決。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丙) -「人子來,是為了尋找並拯救迷失了的人」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9: 1 - 10 今天我們將繼續上一個主日的主題,探討天主對罪人的態度。耶穌經過一個名叫耶里哥的城市。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不僅是一位稅務員,而且還是稅吏長。
偉人的召叫(19)- 超越自己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Charles Michael Schwab (1862-1939) 是美國鋼鐵業大亨,是他把白冷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發展成爲全球第二大鋼鐵供應商。 在他的Succeeding with What You Have一書中,他講述過一個故事:在某煉鋼場內,經理似乎不能夠鼓勵他的手下在工作上發揮更佳。這名經理向Schwab報告說,他已用盡一切方法:勸誘、催促、咒罵……但依然無補於事。
聖保祿書局好書推介 – 愛的光芒:與德蕾莎修女靜心祈禱
9月4日普世歡騰.慶祝德蕾莎修女冊封聖人! 1946年,在前往大吉嶺的火車上,天主召喚了德蕾莎修女(澳譯:德蘭修女):「離開修道院,去為窮人中最貧窮的人服務,並和他們一起生活。」於是,德蕾莎修女換上印度貧窮婦女穿的白色紗麗,毅然決然地走向加爾各答的貧民窟。
神學入門 – 第一章:何謂神學(三)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神學的定義 神學能被定義為一門科學,其中信友的理智,在超性的(德行)信仰的指導下,能嘗試更好地理解天主啟示的奧秘,及其在人類生存的後果。 神學是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 信仰尋求理解,而且不僅是因好奇心而推動,反而是對奧秘的愛與崇敬之心而推動。
聖母遊行
──香港教區慈悲禧年專責小組與長洲花地瑪聖母堂,十月九日下午舉行「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由湯漢樞機主禮,夏志誠輔理主教襄禮,逾一千三百人參加,同心為長洲社區、香港社會以至中國祈禱。
教宗方濟各接見長者 – 老年人是社會和教會的重要成員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15日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意大利全國老年人勞工協會和意大利老年人聯盟的7千位代表。教宗表示,我們應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不把老年人視為「無生產力」的人,而是「生命文化」的寶貴見證人。
北歐主教:我們應秉持懺悔的精神紀念宗教改革5百週年
(梵蒂岡電台訊)斯堪的納維亞主教團於10月15日向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和冰島的教會團體發表一封牧函。主教們表示,儘管宗教改革提出的所有理由都入情入理,但它的確造成了基督信仰的分裂,使基督信仰從當年到今天不斷深受折磨。由於這個分裂,北歐國家的天主教會直到數個世紀後才得以復甦。為此,「我們不能大肆慶祝宗教改革開啟5百週年,卻應秉持懺悔的精神加以紀念」。
教宗公開接見
──教宗方濟各十月五日首次於公開接見場合與華東江蘇省蘇州教區徐宏根主教(前左),及與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朝聖的教友合照。
每一個顆改變的心,都是天主回應我們禱告的明證
May Tam www.FLL.cc 根據 ,「新約聖經詳細闡釋基督徒的祈禱是因基督中保之名, 透過臨在的聖神扶助和恩賜力量, 向天父祈求。」教會的聖人認為禱告是「心靈的渴望」(聖女小德蘭),「各樣錯誤的庇護所」(聖金口若望),「沐在愛內」(聖耀漢維亞內)。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禱告是與天主溝通的一種方式,與祂交談,在天主的臨在中,直接呼求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