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東閭中華聖母堂 陳思穎 每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我們都聚集上主的聖殿,慶祝「中華聖母」瞻禮。 其實,就只有澳門的天主教會在農曆年初一那天慶祝「中華聖母」瞻禮,其中有歷史的來由…… 「中華聖母」(如圖),是河北省保定城南東閭村大聖堂內供奉的東閭聖母像。東閭是河北省清苑縣的一個村莊,在保定城南四十華里的位置。1900年拳禍之亂時,在華的外籍人士及本地的基督徒成為義和拳的攻擊目標,而在東閭這個地方,相傳聖母顯現,保佑了當地的天主教徒,使他們安然無恙。事後,教友們為感念聖母的庇佑,在村的中央建造一座哥德式的聖堂,成為華北著名大聖堂之一,並由主任司鐸任神父(Giron)聘請一位貞女繪了一幅聖母抱耶穌畫像,名為「東閭之后聖母像」,供奉在祭台背後的牆壁上。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是法律 還是希望?
梁展熙 《瑪竇福音》第五章的「真福八端」,可算是《聖經》中最著名,又最受人喜愛的章節。按《瑪》作者的安排,這數節是耶穌〈山中聖訓〉的序言。「真福八端」列舉了耶穌宣佈其為「有福的」不同特質的人,以及他們所相對應的希望。可以說,一方面,「真福八端」告訴我們如何去實現我們人類內心的希望;另一方面,「真福八端」既指出進入天上國度的條件,也啟示出天國的真面目。
【神學入門】第四章:人類理智在神學中的角色(四)
文: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8. 能勝任的作神學的哲學 我們必須考慮以下的準則: - 每一個哲學真理,每一個真實和被證明的思想,都能被神學家使用。 - 在神學與所應用的哲學之間,都應該有相似的地方。一個現實主義的哲學是有需要的,即是一種根據人類理性、利用感官的哲學,可以知道現實的世界。 - 它也應該是一個普世性的哲學,以及一個能對精神領域開放的哲學;一個從一開始不否認感官與共同經驗不能察覺的現實的存在 (即它接受感官與共同經驗不能察覺的現實的存在)。它至少應接受一個超越可直接觀察世界的可能性。 - 一些哲學系統是有限的:
【偉人的召叫 (30)】「他們要看見天主。」(瑪竇5:8)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剛過去的一年間,這故事在網絡引起很大迴響。 一位小女孩剛買了iPad。爸爸看見後,問她說:「買了以後,妳做了什麼?」 她回答說:「我為屏幕貼上保護膜,和為iPad買了保護套。」 「有人強迫你這樣做嗎?」 「沒有。」 「妳不覺得這樣做是對生產商一種侮辱嗎?」 「不是吧,爸爸。其實生產商也建議iPad應該用保護套的。」 「在iPad外表加上保護套,不是因為它便宜和醜陋嗎?」 「其實,我用的原因是因為不想它有任何損毀和保值。」 「但當妳放上保護套時,這不會有損ipad的美態嗎?」 「我認為這樣好點吧,能令我的iPad受到保護。」 爸爸很有愛心的望向女兒,並說:「但是,如果我要妳穿上或遮蓋比iPad更貴重的地方,即是妳的身體,妳會樂意答應嗎?」 她一言不發。
傳頌主愛至萬代(一)
阮美芬修女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從古至今,無數的人曾撰寫歌頌主愛的文章,但總是寫之不竭、說之不盡,因為主的愛是萬古常新的。天主的愛是那樣廣闊,人不能完全明瞭,又是那麼高深,非人力能夠探索。主的愛是柔情萬縷,祇能用心去感受。天主的愛情是一個奧秘,窮世上的語言也不能盡述,天主的愛是一片廣闊深遽的海洋,讓我們潛入其中,自由暢泳,悠然自在。天主的愛是猛烈燃燒的火焰,將我們包圍,燃燒著我們,使我們被天主的愛點燃,將他的愛傳遞給人。它是一道澎湃的瀑布,從天主的心瀉下,倒進我們內,使我們滿溢着他的愛,倒向其他人懷中,使他們對真愛的渴求得到滿足。
【神學入門】第四章:人類理智在神學中的角色(四)
文: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7. 哲學在神學歷史中的存在角色 十分明顯的是,一開始新約中所包含的基督信息,並不是避免,而是尋求一個與希臘人哲學反思的相遇。基督徒反對異教的嚴厲聲明從來沒有包括哲學(有一些例外)。信徒中有些學者,在社會和文化前將自己表現視為「真正哲學」的追隨者。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主日 (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4: 12- 23 洗者若翰被捕後,耶穌就搬到加里肋亞了,在那裡開始祂的公開生活。根據瑪竇的記載,耶穌離開家鄉納匝肋,住在則步隆,一座名叫加里肋亞的小鎮。一開始加里肋亞似乎不存在於默西亞的使命中,但耶穌卻在這個小村莊開始了祂的使命。祂的宣講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宣講」說得更貼切一點應該是「宣布」,將好消息宣布出去。然而,要宣布什麼樣的好消息呢?就是「天國臨近了」的好消息。「天國」是一個很容易造成誤會的用語。對許多人來說,它可能就像「天堂」一樣,是我們希死後要去的地方,好像一定要「悔改」才能進入「天國」。一般我們所知道的悔改,通常是為了過去的一些錯誤行為感到後悔。然而,耶穌的要求不止於此。它是一個召喚,不只是要我們忘記過去,而是從現在開始放眼未來,尋找生活正確的方向,和天主一起工作,讓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中。 耶穌開始宣講之後,找到了第一批工作上的合作夥伴。他們不是法利賽人,也不是經師或學者,卻是一位沒讀書的漁民。耶穌主動召叫他們,他們就立刻放下了魚網,跟隨了耶穌。他們完全地信靠耶穌,事先不知道他們將何去何從,就放棄了他們唯一的謀生工具。耶穌離開納匝肋時,也是放棄了祂的家人、祂的生活、以及祂木匠的工作。從現在開始,他們的生活將以服務為中心,服務他們的兄弟姐妹們,特別是那些需要幫助的。捨棄他們原本的謀生方式,引導他們進入簡單的生活型態,完成耶穌交代他們的工作。他們開創了全新的方向,生活在一個相互支持的團體中。他們與家人分離,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家人,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身為耶穌的門徒,他們屬於一個更大的家庭。他們在新的團體中,不僅學習要愛自己,也要關心和憐憫需要被愛的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首要關心的可能是家人,就像耶穌醫治了伯多祿的岳母一樣,但後來他們將這樣的愛擴大到外邦人、陌生人,甚至是敵人身上。跟隨耶穌就是大家庭的一份子。雖然今天的教會有許多的分歧,這是耶穌不願見到的,但在今天的感恩聖祭中,我們求主讓我們彼此團結,同屬一個基督的大家庭。
【聖言啟航】 耶穌的呼召(甲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梁展熙 究竟伯多祿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為甚麼會跟隨耶穌?根據瑪竇(及馬爾谷)的敘述,他們四人在此之前對耶穌全無認知。當他們有一天正在葛法翁工作時,耶穌走來,並對他們說:「跟隨我吧!」他們就馬上照做。回應耶穌的呼召,就意味著要為了一個未知的將來而放下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他們究竟為何會這樣做?
【偉人的召叫 (29)】「遲於發怒」(詠103:8)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湯漢樞機在其英文著作《挑戰與希望》(英文名為:Challenges and Hopes. Stories from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中提及一位神父,他的堂區在共產黨佔領前人數約有200人。
【聖言啟航】 超越贖罪祭獻的「天主的羔羊」
梁展熙 隨著我們回到常年期,禮儀選讀讓我們重溫門徒旅程的開始。而開始常年期的這三篇讀經,卻延續著聖誕期中的耶穌顯現(主顯)的主題,以及若翰為耶穌所作的證辭。此外,今天的聖言選讀中也隱含了天主召喚的主題,這主題將在緊接著的幾個主日中發展起來:《舊約》的聖言選讀則把《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另一首僕人之歌呈現給我們,當中提到天主委派了祂的僕人,去成為萬邦之光。至於《致格林多人前書》開首的數節,則扼要地述說保祿被召叫成為基督耶穌的宗徒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