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Vítor Teixeira, Universidade Fernando Pessoa 在望廈山腳下的俾利喇街(Rua De Francisco Xavier Pereira),屹立著該區唯一的天主教聖堂: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堂(亦稱望廈聖方濟各堂)。有些人甚至稱之為「(聖)方濟各·俾利喇聖堂」,這一名稱實在是聖人與地名的完美融合。然而,這座聖堂的歷史早於該街道的建設,俾利喇街於1919年1月22日正式完工,以紀念歷來最年輕的參議院主席Francisco Xavier Pereira。1940年代,該區建造了風格更具葡萄牙特色的住宅,與另一位著名的街道使用者——澳門電視(TDM)相鄰。
澳門朝遊
聖奧斯定教堂:在澳門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文: Vítor Teixeira Universidade Fernando Pessoa 聖奧斯定教堂的興建始於1586年,由奧斯定會修士(聖奧斯定隱修會)發起,並於1591年竣工。最初,教堂和相鄰的修道院,如同澳門其他早期的宗教建築一樣,都是用木材和稻草建造的,這些材料難以抵抗當地潮濕的氣候和強風。為了修復風雨造成的損害,修士們會用棕櫚葉覆蓋受損區域,從遠處看,這些棕櫚葉就像長長的鬍鬚。這個獨特的特徵使當地華人將這座教堂稱為「龍鬚廟」。
【澳門朝.遊】聖老楞佐堂:跨文化尊重和包容的象徵
聖老楞座堂(Igreja de São Lourenço)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築之一,也是天主教會在遠東地區存在和影響的活見證。此聖堂也是其中一所盛載着澳門葡萄牙族群悠久歷史的聖堂,也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聖堂之一。
【澳門朝.遊】聖母誕辰主教座堂:信仰和堅韌的活見證
文:Vítor Teixeira 聖母誕辰主教座堂,現為澳門教區主教座堂,是澳門宗教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標,其起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初。在澳門,主教座堂又俗稱為「大堂」,更有「大廟」之稱,全因昔日澳門的華人稱天主堂為「廟」,便將「大堂」稱為「大廟」,其前地則為「大廟頂」。今天的澳門街,仍有人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