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基督徒效法耶穌以十字架戰勝邪惡 (1) – 善度2016慈悲禧年

金毓瑋神父

引言
十字架是什麼?耶穌為何要選擇在十字架犧牲生命?基督徒生命中的十字架是什麼?有何意義?如何效法耶穌揹起我們自己的十字架?可以不揹嗎?基督徒如何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嗎?在今年的慈悲禧年中,如何藉由悔改、補贖、愛德事工,具體活出十字架的救恩?慈悲聖門大開,信友們如何具體領受天主的慈悲?

一. 十字架的敵人—魔鬼的真面目

要認識十字架,首先要認識魔鬼,因為十字架是用來對付魔鬼的工具,若沒有魔鬼,就不需要要有十字架了。

十之八九的人會用「面目猙獰」、「青面獠牙」、「頭上長角」、「手拿三角叉」、「有火焰環繞四周」、「表情邪惡」、「形象恐怖」等等圖像來表達魔鬼,其實在在都反映出魔鬼的「本質」,就是「邪惡」、「污穢」…,這種邪惡讓人發自內心作惡、反抗天主、誘惑人做壞事傷害天主,最後自我毀滅!

根據天主教會傳統的教導,天主創造了天使,然而一部分的天使出於驕傲,想要超越天主並與天主相抗衡,因此稱牠們為墮落的天使。這些墮落的天使驕傲,卻又無法戰勝天主,也知道天主很愛人類,為此牠們非常嫉妒人類,刻意在世上誘惑人類,使人類陷於罪惡,以侮辱天主;這些墮落的天使就是後來人們口中所稱的魔鬼或撒殫。這些內容源自於教會傳統,聖經正典並未記載。

魔鬼一詞在舊約中提到的不多,《約伯傳》稱之為「撒殫」(第一章7-8節),源於希伯來文—satan;在《創世紀》中,魔鬼則以蛇的形象出現 (第三章)。新約在福音或宗徒書信中,以「墮落的天使」、「龍」、「古蛇」稱呼。稱謂雖有不同,但皆指「帶人走向罪惡、死亡,危害人靈者…」(參《聖經辭典》no. 2598)。

新約對於魔鬼的稱呼則是源自希臘文字根:διά以及βολος,διάβολος,是「撕裂」的意思,表示「分裂」、「不團結」、「破壞整體」、「造成不和睦」、「彼此傷害」、「戰爭」、「對立」、「紛爭」、「迫害」、「製造矛盾」、「暴力」、「不悔改」、「背叛」…,這些現象都是魔鬼「工作的效果」。

魔鬼也會挾制人,關於這方面,聖經中有幾處記載。根據馬爾谷福音第五章,治好革辣撒附魔的人:

耶穌一下船,即刻有一個附邪魔的人,從墳墓裡出來,迎着祂走來,原來那人居住在墳墓裏,再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鎖鏈也不能,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鎖鏈將他捆縛,他卻將鎖鏈掙斷,將腳鐐弄碎,沒有人能制伏他。他晝夜在墓墳裡或山陵中喊叫,用石頭擊傷自己。
不自由、恐懼、暴力、紛亂、分裂…,不僅自己不平安,也無法帶給他人平安。
馬爾谷福音第九章,治好附魔的兒童:

他們來到門徒那裡,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他們,經師和他們正在辯論。全民眾一看見了耶穌,就都驚奇,立刻向前跑去問候他。耶穌問門徒說:「你們和他們辯論什麼?」群眾中有一個人回答說:「師傅,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你,他附著一個啞吧魔鬼;無論在那裡,魔鬼抓住他,就把他摔倒,他就口吐白沬,咬牙切齒,並且僵硬了。我曾請你的門徒把魔鬼遂出,他們卻不能。…耶穌看見群眾都跑過來,就叱責邪魔說:「又聾又啞的魔鬼,我命你從他身上出去!再不要進入他內!魔鬼就喊叫起來,猛烈地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就出去了」
魔鬼控制人、使人混亂、折磨人、讓人痛苦不堪 (以上的例子在瑪竇福音及路加福音中均有記載)。

馬爾谷福音第一章21-28節,在葛法翁講到驅魔:「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魔鬼折磨人、使人痛苦…!

舊約《出谷紀》(第七章)埃及王法郎找了幾個術士來行神蹟,梅瑟也在他們面展現天主的大能獲勝,但是:法郎心硬。魔鬼展現的就是分裂、仇恨、鬥爭、固執、不悔改、滅亡…。

聖斯德望受暴力殺害,這一點幾乎在所有殉道聖人、聖女身上均可見,魔鬼以仇恨操縱人,用暴力對待相信耶穌基督的人,甚至殺害他們。牠有兩個目的:第一、若沒有致人於死,就要人在怨恨中離開天主、背叛天主,進而報復,製造更大的仇恨;第二、要人在失望中死去,無法獲得基督的救恩。

魔鬼不斷傷害人、分裂人,對耶穌亦然,因為牠徹底反對三位一體的天主。(待續)

【註】台北總教區神父,目前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專任教師,並在聖博敏神學院教授教會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