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再次以直播形式舉行
連續第三年取消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再次以直播形式舉行 (本報訊)苦難善耶穌聖像出遊每年都會於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及第一主日舉行,但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今年禮儀敬禮上週末(5日及6日)分別於崗頂聖奧斯定堂及聖若瑟修院聖堂舉行,而九日敬禮則如常在聖奧斯定堂舉行。聖像出遊地點改為聖若瑟修院聖堂露天操場,所有禮儀透過網上直播形式舉行,亦有教友到場參與。
天鴿——和平及智慧
文:德蘭 2017年8月23日「天鴿」颱風來襲,為所有當時身處澳門的居民或遊客帶來驚恐的一日。接連幾天清掃滿目瘡痍的街道,停水停電的生活,排隊輪水、輪飯盒的經驗,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一年過後,與朋友談起天鴿,朋友回想去年看到外面招牌、窗花及大型垃圾滿天飛,不久家裡的玻璃逐片爆開,自己匆忙抱著小孩躲進廁所,談到此朋友已忍不住淚水直留。另一個朋友是政府前線人員,他提到自己連續工作了好幾天,災難現場情緒低迷,自己不忍心之餘,更擔心家人的安危,他說自己永遠都記得,回家見到家人及孩子,大家抱頭痛哭的畫面。「天鴿」對每個人或每個家庭帶來的經驗不同,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儘管事情已過去近一年,但如果沒有療癒內在恐懼及失控的經驗,負面的情緒仍可能繼續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小天使」(3)天父愛你
葉釗強 心理及靈修工作者 天主眼中完整的人 從甚麼時候開始天主視我們為完整的人呢?教會清楚並毫不猶疑地指出胎兒就在成孕那一刻開始,他已具備天父賦予人完整的一切,天主在那一刻把祂神聖的生命吹向我們之內(創2:7),從受孕那刻開始,都有着生命的權利和身體完整的權利,也分享着衪永恒的神體(若10:34),意味着衪和我們擁有同樣靈魂個體。而不是世人所算的幾多週才是人的法律定義(耶1:5) 。 天主的愛情肖像完全印在胎兒的靈魂中,天人合一的愛情結晶,展現天主最美妙的奧蹟-生命。母親懷着來自天上最神妙奧蹟,自受孕那刻開始母親形影不離地與胎兒相處,身體不斷發生變化,從體態到荷爾蒙的改變,母親都在全力以赴地準備胎兒到世上來。胎兒在母腹成長的不同階段,都能回應母親的關懷與溝通,包括聽到悅耳的音樂聲、母親深情的對話,甚至父母親的邀請與胎中兒女一起的祈禱的經驗,胎兒都能一一回應。我們不難明白,母親的情感和關注早已與腹中的胎兒連繫得難分難離。 我們不難明白,為何母親不幸失胎後,他們的精神為何受創。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失胎對父母親都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乃是未經感受的人所難以明白的。 教會關懷 瓜達露比聖母通過懷孕的肖像和眼裡對父母親和家庭的關懷,直接有力地告訴我們,她重視生命重視母腹懷裡的胎兒,那怕小生命存在了多少天,在她眼裡同樣得到愛情,這份宗教情懷也推動着教會關心在世的父母親和他們的小生命,讓世人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從天主而來的生命,尤其是在母腹中無抵抗力的小生命。有時候嬰兒提早回到天父懷中,教會不獨照顧父母親的心靈創傷,同時也呈露對胎兒生命的尊重。因為我們對小生命的尊重,可以為世人帶來正確態度對待生命(詠36:10),為父母親來說,小生命能夠呈獻給天父手裡,可以大大減輕其傷痛的週期,心靈也得到安慰,期盼着穿越傷痛之後,一家人能與生命之源的天父結合為一。也許,因為小生命從未曾犯過罪,他們天天俯伏在天父前面,凝視着天父的面龐,細數着父母親的愛,為父母親天天在天父前代禱。 同行者 教會之內仍不乏有相同經驗的夫婦,他們的經歷成為關懷他人的動力, 自身的傷痛被治療的經驗,往往成為日後服務他人時的良藥,發揮人與人之間的「仁愛」精神,仍是同行者享受着天主臨在的愛情時刻,聖經也說過:「你們彼此相愛,我就在你們中間」(若13:34-35)。 一如教會經常鼓勵的:「我們不要讓旅途中的兄弟姊妹感到孤單而灰心頹喪。」 同行者能夠身同感受夫婦們情感部份的傷痛,無論身心都極具同感,他們本身的經歷成為進入他人心裡最佳的良葯。並且能更有耐性地去聆聽,走近傷處,呈露我們的憐憫心。 教會需要同行者的心 福音中介紹一位撒瑪黎雅人對受傷的人伸出援手的故事。耶穌非常讚賞這位撒瑪黎雅人超越種族的阻隔,以真誠及憐憫之心接待一個素未謀面的路人。(路10:25-37)今日的教會,耶穌同樣渴望更多生命的「同行者」,好關懷出現在我們身邊需要關懷的人。愛有時候不一定要驚天動地,或許只是需要願意踏前一步,就像撒瑪黎雅人簡單地用心來愛,用雙手來實踐。 當然今日教會的「同行者」,若能有合適的學習,做起事來也就能得心應手。尤其是為「生命」的服務,我們更該以尊重和合適的態度來服務。信仰常常告訴我們「生命真的能夠影響生命」,因為耶穌同樣地用「生命」來傳佈衪的福音。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供稿 若您曾有失胎經驗,請掃瞄以下QRCODE填寫『「小天使」爸媽愛你』問卷,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