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福音 Gospel Toon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悔改不嫌晚,但務必儘快

文:Fr. Tommy Lane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丙年)

現在正是悔改的時候;等到我們死了,悔改就已經很晚。這正是耶穌今天福音(路加福音 16:1931)中那位富有人所痛苦領悟的教訓。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對永恆有直接的影響。有些財富能延續到來世,有些財富只屬於此時此刻。

在比喻裡,富有人死後才發現自己只擁有「此時此刻」的財富;而他忽視的那位窮乞丐,卻擁有能延續至永恆的財富。富有人由此明白,許多看似華麗、光鮮、只求「好形象」或意大利人所說的 「bella figura」,其實並不是真實的。真正的實在,是天主在我們心裡所看見的——我們對天主與鄰居的愛。

我不禁想,富有人真的快樂嗎?他每日的盛宴是否只是一種逃避內心空虛的方式?或許他內心早已知道自己其實是貧窮的——一無所有——而盛宴只是安慰的「吃喝」而已。當他死去的那一瞬間,一切變得痛苦而清晰。

窮乞丐是這個比喻中——更確切地說,是耶穌所有比喻中——唯一被耶穌賦予名字的人。這表示他是一位特別的人。聖經告訴我們,名字關乎身份與意義。拉匝祿的名字意為「天主已幫助」,因此顯示天主對他的特殊愛與照顧。拉匝祿死後,我們看到他與天主同在,心裡安寧。雖然他一生貧困、缺乏、被拒絕,卻在極度困苦中得到一點安慰:狗來舔他的傷口!無論境況多麼惡劣,天主總會賜下安慰,提醒我們祂的慈愛。

拉匝祿是那位即使一無所有,卻擁有真正財富的人。因為擁有真財富,他不會像富有人那樣用不成熟的方式逃避內心的空虛或疼痛;相反,他因心裡有天主而快樂,將在來世與天主同在。

在來世,富有人看到自己浪費了人生,便懇求天父讓他的五個兄弟也得到警戒,免得重蹈覆轍,因為現在就是悔改的時候,等到死亡就太遲了。可是,亞巴郎告訴他,已經有梅瑟與先知——換句話說,已經有《梅瑟五經》與《先知書》,即是聖經、天主之言。若不聽從梅瑟與先知的教導,就不會聽從從死裡復活之人的話。耶穌從死裡復活,向所有像富有人兄弟那樣活著的人證明: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且今生的選擇直接影響永恆。

在這個比喻裡,亞巴郎不會允許拉匝祿哪怕滴一滴水在富有人舌頭上,因為耶穌從死裡復活,並不是要讓人們在來世永遠受那種口渴的折磨。耶穌復活是為了讓我們為祂而活,因為祂自己也渴慕——渴慕每一個靈魂。當祂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了」時,祂的渴慕不僅是生理的口渴,更是對全人類靈魂的渴求。拉匝祿在世上飢餓,富有人在來世的火焰中口渴,耶穌則同時渴求他們兩人,乃至渴求所有人。

每一次彌撒,我們都與復活的耶穌相遇。多數人並不富有,也不指望一生的薪水能使自己致富;然而,我們擁有真正的財富——天主之言與復活的耶穌。世界渴求這些財富,因為它對天主飢渴且口渴,儘管它未必意識到或願意承認。正如那位富有人,世界試圖以喧囂與分心來麻痺與天主的距離與內在的空虛。

正如富有人在來世請求把拉匝祿送到自己身旁,並再請求把拉匝祿送到他的兄弟們身旁,世界迫切需要你所擁有的真財富——天主之言與復活的耶穌。今天的第二篇讀經(弟茂德前書 6:1116)中,保祿提醒提弟茂德,他有責任向世界提供財富。正如保祿委任提弟茂德,你也將擁有可供世界急切需要的財富。你所擁有的財富提醒世人:耶穌渴慕每個靈魂,現在正是悔改的時候,因為等到死亡就已經很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