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做個人避靜經驗中,專注於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素。記得初做八日避靜時,因為沒有經驗,曾遇上令我分心的事情,有些來至人為,有些來至內心的假善神的聲音。當時的神師給我的指導仍記憶猶新,他說:「妳跟朋友的分享會阻礙到妳尋求天主的渴望。」我以為平常的傾談是自然不過的事,但它會拿走我的注意力而不自知。今次的避靜中,我做了一些「措施」免受干擾,雖然同時有另一個團體進行避靜,但修女們很靜態的,相信各自都有祈禱空間。
第五日,約下午茶時段,我到用餐區吃水果。另一位新加入的避靜者問我:「妳想不想出去?我們一起走走吧!」我們對望了一兩秒,她的眼神表達一份被陪伴的需要,但看看錶,五時開始朝拜聖體,祈禱為我較重要,便婉拒了她。
靈修陪伴者聆聽了分享後,邀請我深入看看瑪爾大和瑪利亞二人和耶穌的關係。我合上眼睛,在身體內感受到他們坐在我的肚腹,時而三角形,時而圓形,一股氣流環繞着我們。慢慢,我發現自己代入瑪利亞的角色,由耶穌脚前坐下的位置起來,行近祂。
這個動作喚起一個我和主的對話。當主知道我的選擇時,祂說:「瑪利亞聽到她的姊姊發牢騷,仍動也不動地專注於我。我知道瑪爾大不滿,我就發聲。即使她回應她姊姊的訴求,其實幫不上忙,因為瑪爾大需要的是與我連結。若然瑪利亞嘗試去幫姊姊,她只會雙失。」主的說話完全對應我的處境,那位避靜者要的陪伴是從天主而來。假使我陪伴她,連我自己的一份也失掉。
在後花園的瑪爾大、瑪利亞和耶穌的聖像在心中浮現,瑪利亞的心神和身體表達了她對主的一心一意。我們渴望建立別人,但主耶穌更渴望我們聆聽祂的聲音,在靜默交流中聽到天主的秘密。
「糊塗的對明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吧!因為我們的燈也要滅了!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你們更好到賣油的地方去,為自己買吧!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瑪25:8-10)回想起這段當日的福音,與前者的經文配合,很有意思!「油」為我代表時間,在聖神的助佑下,我做了明智的童女,沒有將我的時間給那位避靜者,而放在等待「新郎」來臨。那日朝拜聖體時的祈禱經驗為整個旅程尤為關鍵,假如錯過了,出靜時的果實必大打折扣。
寫這經驗時,我又想起天主和我之間的互動。出靜後的一週早上,吃早餐後如常讀經祈禱,打開聖經時,忽然收到短訊,一位稀客在我家附近,想約我吃早餐。那刻,心中有份默感,她似乎需要我陪伴。「早餐吃了可飲杯茶,祈禱可以中午做,現在不是避靜吧!」我自喃自語地說。
我們談了大半小時,傾談中,我收到她的內心需要。到中午的省察祈禱中,回顧這一幕時,我把這個選擇陪伴人的做法問問天主如何看待,祂說:「妳做對了!她需要妳的陪伴,就像那個撒瑪黎雅人把近人帶到客店裡,小心照料她。分辨中保持彈性,聆聽聖神的教導,就知道祂想妳接近甚麼人,如何幫助妳接近我。」
「他愛護正義和公理,他的慈愛瀰漫大地。」(詠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