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賢士帶來的智慧(三):智者懂得改變

文:文祖賢
譯:何紹玲

  賢士「就由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瑪竇2:12)

    秉承歷代聖師的言論, 本篤十六世更發表他對這經文的個中哲理:賢士見過、朝拜過、也奉獻了禮物給嬰孩耶穌,遂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們的生命跟着改變了。賢士這次接觸耶穌、默西亞,結果是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我們也該效法這樣。倘若有人說他認識耶穌基督、有向祂祈禱、有在聖體聖事中領受祂,卻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更忠誠的朋友、一個更關懷備至的爸爸或媽媽、一個更互相愛護的丈夫或妻子,恐怕所有敬拜也只不過是一場表演、一些情緒化的行為而已。

    眾宗徒遇到耶穌後那洗心革面的轉變便是一個鐵證:從好勇鬥狠的〔蠻牛〕至彬彬有禮的君子、從傲慢自負的新秀至謙遜的僕人、從衝動的小子至審慎的領袖、從膽小懦夫至勇敢殉道者……他們的媽媽也許被這些改變嚇倒。  

    就以若望為例,某次,一撒馬黎雅村莊人拒絕收留耶穌,若望和哥哥雅各伯見了,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叫火自天降下,焚毀他們嗎?』耶穌轉過身來斥責了他們。 」(路加9:54-55)這情景不是也曾發生在你我身上嗎 …… 希望天主能立刻懲罰那些犯了錯的人!可是,當我們讀到若望晚年寫的書信時,字裏行間你會感受到他那澎湃的愛。「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望一書3:18) 多大的差別!看來若望對自己的改變也感驚訝吧。耶穌的改造力量何其大!這話從何說起?就讓我提出三個解釋。

    耶穌是真理。祂就是光,光能顯露很多事:天主給予的恩惠和匿伏在我們內心的邪惡。接觸耶穌能揭露真我,信德更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聖若望保祿二世說:「基督能把我們識破,祂自己清楚。現在的人未必完全明白自己或洞悉自己內心深處,他可能還未知道來這世界的意義,他仍充滿疑惑,甚至絕望。我呼籲各位,也用誠懇和謙遜的心哀求你們,讓基督向大家說話,只有祂才有資格談生命 …… 永恆的生命。」(1978年10月22日就職彌撒講道)

    耶穌是道路。祂展示給我們更好的選擇,我們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做事,但祂會挑戰我們。教宗本篤提醒過我們:「世界帶給你們舒適,但你們只安於舒適嗎?你們是來做大事的呵!」

    耶穌是生命。祂賦予我們力量,祂會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攙扶我們,祂如何做?就是通過聖事。聖事是耶穌為我們爭取回來的恩寵。虔誠的天主教徒會不斷地頻用這些聖事(尤其修和及聖體)。如我不善用聖事,卻告訴人我有信德,那便是謊話。我成為基督徒是因為我是罪人,我知道耶穌基督有能力把我改造成聖人,就是為了這個理由,祂建立了聖事,沒有聖事,我不可能改變,即使耗盡我的力氣、費盡我的力量,這一切也是徒然。

    現在讓我找來最近三位教宗的言論作總結。

  聖若望保祿二世

  「我今天要向所有年青人講話:去讓萬世的主引誘,重複古時先知的話:『上主,你引誘了我,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誘;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耶肋米亞20:7)」

    「去讓全能的基督迷住吧,祂會用顯明或可仿效的形態向你們展示;去讓祂的榜樣吸引吧,祂改變了世界歷史,也引導我們到令人振奮的目標;去讓聖神的愛擁抱你們,祂希望我們棄絕物質世界,重過新生 … 全基於天主的正義和聖潔上(參看厄弗所書4:24 )。」

    「去戀上天主吧,去效法祂生活,憑福音的光照耀我們的世界、帶來生命力。」( 1991年11月1日第29屆 世界聖召祈禱日)

    本篤十六世

  「我向你們呼籲:向天主把心扉打開!讓基督帶給你意外的驚喜!當今也讓祂有言論自由吧!」

    「打開你那扇〔自由的門〕去迎接祂那仁慈的愛!與基督分享你的快樂和痛苦,讓祂的光啟蒙你心神、祂的恩寵觸動你心弦。」

    「我們現今既已被賜予分享和快樂,但願大家能在這充滿天主仁愛的聖教會體驗到釋放的自由,在教會內,並透過教會你們會遇上一直在等待你們的基督。」(2005年8月18日科隆20屆世界青年日)

    方濟各

   「… 認識耶穌的人、親自與祂會晤的人持續為之著迷,深受祂豐沛的真善美所吸引,這一切都以無比的謙卑和純樸呈現出來。尋求耶穌、與耶穌相遇:這是極珍貴的寶藏!」

    「曾有不少人、不少聖者用開放的心去閱讀聖經時,被耶穌觸動,跟着皈依天主。看看亞西西的方濟各,他已是教徒,卻非熱心,但當他閱讀過福音以後,年青的他,當機立斷,因遇到耶穌,找到天國,他立即捨棄一切榮華富貴的夢想。福音使你認識真實且生活的耶穌,並能改變你的人生。對呀,放棄一切吧。你可以真的改變生活型態,或者維持原先的生活型態,但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你重生了。你找到了賦予一切意義、滋味和光明的寶藏;它甚至使疲憊、磨難和死亡充滿意義。」

   「閱讀福音,閱讀福音!我已說過不少次,記得嗎? 每日閱讀一小段福音,常隨身攜帶一本輕便版,放在口袋、放在提包,永遠有一本在手,那樣,每日閱讀一小段,我們便找到天主了。」 (三鐘經,2014年7月27日)

(《號角報》2015年1月23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