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服務殘疾者
22歲身亡的薩巴蒂尼獲冊封為真福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封聖部部長塞梅拉羅樞機上主日(24日)在意大利里米尼主教座堂冊封生前服務殘疾者的薩巴蒂尼(Sandra Sabattini)為真福。樞機在冊封禮彌撒講道中引用了新真福說過的話,「我們累的骨頭都斷了,但我永遠不會遺棄那些人」。她向母親講述自己在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團體服務殘疾者的經驗時說了這句話,當時她只有13歲。
新真福在1984年被一輛行駛的汽車撞後不幸身亡,當時她只有22歲。塞梅拉羅樞機說,「愛是承擔他人的痛苦」。樞機也特別提到新真福「為貧困者服務的渴望」並非源自單純的做善事,而是天主無限慈愛的果實。
聖座封聖部部長表示,「薩巴蒂尼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因為「她充分瞭解愛的語言,它的色彩和音樂,她把自己那熱情、純樸和極大信德的年輕塵世生命完全奉獻於為天主服務」。新真福薩巴蒂尼「會不加評判地接納有需要的人,因為她渴望向他人通傳上主的愛」。塞梅拉羅樞機解釋道,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薩巴蒂尼的愛德是「具創造性和具體的」,因為「愛一個人,是要感受到那人的需要,並承擔他的痛苦」。
塞梅拉羅樞機以薩巴蒂尼在1982年9月7日寫的祈禱文結束他的講道:「上主,請讓我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愛青少年,願每一分鐘都是不可錯過的愛的機會」。
教宗:小保祿給大家上了一堂發自内心的課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上週三(20日)在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有一個名叫保祿的兒童跨過安全隔欄,不慌不忙地走上台階,徑直走到教宗跟前。保祿是一名認知發展遲緩的10歲兒童,他和家人從意大利普利亞來到羅馬參加公開接見活動。教宗面帶微笑看著保祿走上來。在保祿走近他時,教宗緊握保祿的手且親切地輕輕拍了幾下,並與他交談了幾句。教宗問他要不要坐在自己旁邊。坐在教宗身旁的教宗府神長薩皮恩扎(Leonardo Sapienza)蒙席把自己的椅子讓给小保祿。
在場的人自發地鼓掌,小保祿也加入其中,就連口罩也遮不住他的滿臉笑意。隨後,他向拿了另一張椅子坐在教宗身後的薩皮恩扎蒙席和用葡萄牙語宣讀當天選讀的經文章節的奧夫梅斯泰(Antônio Hofmeister)神父表達了自己的願望,也就是他想要教宗戴的小白帽。
小保祿從教宗府職員那裡拿到一頂新的小白帽後,把它戴在自己的頭上,擁抱了教宗,在媽媽的陪伴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宗在要理講授前,特意提到這整個場景,說,「這些天,我們在談論信仰自由,聆聽《迦拉達人書》。但我想到耶穌說的有關兒童的主動和自由,這個孩童自由地接近和走動,就好像在自己家中一樣」。
教宗提醒,「耶穌對我們說:『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天國。』勇敢接近上主、向上主開放,以及不畏懼上主。我感謝這孩童給所有人上了一堂課。願上主在他的局限中、在他的成長中助祐他,他給了一個發自內心的見證」。
教育家蒙特梭利致力於促進一個和平的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意大利致力於教育工作的蒙特梭利國家工程機構,近日在羅馬舉行國際會議,教宗方濟各在這個機會上致函該機構的主席斯科波拉(Benedetto Scoppola)教授,勉勵他們努力效法教育家蒙特梭利,培育「團結互助的人、向對話與接納開放的世界上的公民」。
教宗的信函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信函中,教宗稱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為「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一位二十世紀文化界最杰出人物」,並說她在教育領域和在社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教宗也提到蒙特梭利女士為「建造一個更友愛與和平的世界」所作出的努力,他祝願這位偉大教育家誕生150週年紀念,能為「造益新生代的慷慨奉獻」催生。教宗最後降福蒙特梭利國家工程機構和所有參與羅馬國際會議的人士。
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於1870年8月31日誕生,是意大利首位獲得醫學博士的女性,她所構思的教育法至今仍為世界上許多學校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