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幼兒創思方案教學 尋找澳門歷史文化足跡
(本報訊)為讓幼稚園學生主動尋找澳門中西共融的歷史文化足跡,深入探討澳門從昔日至現今的轉變,聖瑪沙利羅學校於三至四月份以「2015童遊澳門街」為幼兒創思方案教學的課題,並滲入藝術教育的元素,讓學生認識澳門的名勝古蹟及中西特色的建築物,更認識以往澳門人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傳統行業、懷舊美食及童年玩意等等,又帶領學生分別參觀澳門博物館、手信博物館、氹仔龍環葡韻及氹仔嘉模聖母堂,漫步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阿婆井前地及鄭家大屋,更邀請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人員與學生進行教育劇場「不一樣的童年」及進行童玩戲法「威威找記憶」。全體老師經過五個星期悉心設計的創思教學,於四月十七日舉行「2015童遊澳門街」綜合活動日,讓學生展現努力學習的成果。
當天出席的嘉賓有教育暨青年局學前暨小學教育處處長龔志明、澳門旅遊局旅遊產品處處長葉頴珊、澳門博物館代表李嘉慧、啟智中心校長高慧嫻、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理事長林蘊華、校長楊白燕、家長教師會理事朱珮珊、副校長譚筱娟、小學行政主任崔鳳鳴。此外,還有教育同仁、家長、教職員及學生約六百人參與,節目有學生表演歌舞「買手信」、歌曲「跳飛機、澳門是我家、我愛澳門」及集體律動「有禮都市」,而嘉賓更以「買手信」形式進行剪綵,接著副校長譚筱娟致詞,嘉賓頒發親子作品「澳門情懷親子作品比賽」獎項。隨後,來賓、家長和學生參觀各個澳門主題活動室,時光倒流至懷舊童玩街、歡樂大笪地、傳統行業大比拼、食通澳門街、逛逛澳門街、澳門百達通,還欣賞「澳門情懷親子作品區」的親子作品,並觀看懷舊映畫戲,在歇腳亭飲涼茶…
學校希望透過多元化又有趣味性的創思教學活動,如澳門故事、影片、刊物、參觀、戲劇、遊戲及美勞等等,去讓學生融入澳門情懷,從而感受澳門人的和諧與努力,澳門城市的文化傳承與璀璨發展,更熱愛我們的家-澳門。是次活動得以成功進行,特別感謝教育發展基金的經費資助,感謝旅遊局致送的澳門旅遊物品作教材教具及學生紀念品,感謝鉅記慈善會致送懷舊餅食給學生品嚐,更非常感謝教師充滿熱誠及洋溢創意的教學,以及家長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