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穎
今年的逾越節三日慶典,相信為我們這一代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逾越節。由於疫情肆虐,為著信友們的健康著想,我們的教區決定直播逾越節三日慶典的禮儀,讓信友們可安在家中,與全教區以至全球的其他所有信友,一同以心神朝拜死而復活的基督主耶穌。
在今年的聖週星期六晚上的「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的講道中,李主教邀請我們在禮儀完結之後,再一次細讀及詠唱《逾越頌》,以重溫天主從舊約已開始而延續至今的救恩。
藉此機會,筆者整理了一些資料,介紹一下《逾越頌》在「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禮儀位置的擺放,以及此詩歌的內容。
《逾越頌》在「逾越節守夜禮」中禮儀位置的擺放
聖週六的「逾越節守夜禮」是基督受難奧蹟與復活奧蹟之間的關鍵:一方面追念昨日所紀念的主的聖死,是基督死亡奧蹟的圓满;另一方面慶祝主的復活,同時開始基督戰勝死亡而光榮復活的五十天的慶祝。
守夜祈禱是教會古老的傳統,猶太人早已有在逾越節前夕舉行逾越節晚餐的禮儀,而耶穌與宗徒們的最後晚餐正是猶太人的逾越節晚餐(參閱路22:7-13)。猶太人很重視守夜禮,因為「這一夜是上主領他們出離埃及所守的一夜,也是以色列子民世世代代向上主常守的一夜」(出12:42)。
到了新約時代,基督徒的復活節是新的逾越節,而基督徒的守夜是慶祝「耶穌基督摧毀了死亡的鎖鍊,凱旋地走出了陰府,真正的代罪羔羊為我們作了祭獻,祂的寶血保護闔家平安」。聖奧斯定稱此復活前夕之守夜為「一切神聖守夜禮之母」。
感恩祭的基本結構包括兩個部分:「聖道禮」(宣讀聖言及講道)和「聖祭禮」(感恩聖事)。而「逾越節守夜禮」則由四個部分組成,除了「聖道禮」和「聖祭禮」外,還有「燭光禮及逾越頌」及「入門聖事」。
「逾越節守夜禮」包括四個部分:
- 燭光禮及逾越頌
- 聖道禮
- 入門聖事
- 聖祭禮
「逾越節守夜禮」第一部份的「燭光禮」中,也包括「降福新火及點燃復活蠟燭」和「『基督的光』遊行」。緊隨「燭光禮」的,就是《逾越頌》。《逾越頌》作為一個復活喜訊的宣報,應由執事在讀經台上詠唱或宣讀,(如沒有執事,可由主禮或襄禮詠唱;如有需要,可由平信領唱員(cantor)詠唱,但應刪去與信友對答之詞句),全體教友手持點燃的蠟燭,肅立聆聽。
所以,「逾越節守夜禮」的四個部份是一個整體——從古至今,從天到人。第一部份的「燭光禮及逾越頌」,是為整個活慶典揭開隆重的序幕——開啟人類的時光隧道,天主的救恩貫徹始終。第二部份「聖道禮」,重溫從創世、出谷、先知預言及許諾,天主都一直帶領祂的子民逾越,施展救恩;而福音更到達這救恩高峰,這個晚上,正要慶祝這份永恒的救恩。第三部份「入門聖事」,聖洗的禮儀生動地表達出人參與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候洗者浸入領洗池如被埋葬,然後出來,蓋上聖油的香味、穿上白衣,成了新人。第四部份「聖祭禮」,天主邀請教會及祂的子民來赴祂的羔羊祭獻,復活的主重現於聖體聖事內。
《逾越頌》的歌詞意思
(拉丁原文的中文翻譯,由江克滿神父於1975翻譯)
Exsúltet iam angélica turba cælórum:
exsúltent divína mystéria: et pro tanti Regis victória tuba ínsonet salutáris.
Gáudeat et tellus, tantis irradiáta fulgóribus: et ætérni Regis splendóre illustráta, tótius orbis se séntiat amisísse calíginem.
Lætétur et mater Ecclésia, tanti lúminis adornáta fulgóribus: et magnis populórum vócibus hæc aula resúltet.
[Quaprópter astántes vos, fratres caríssimi, ad tam miram huius sancti lúminis claritátem, una mecum, quæso, Dei omnipoténtis misericórdiam invocáte. Ut, qui me non meis méritis
intra Levitárum númerum dignátus est aggregáre, lúminis sui claritátem infúndens, cérei huius laudem implére perfíciat.]
[V/ Dóminus vobíscum. R/ Et cum spíritu tuo.] V/ Sursum corda. R/ Habémus ad Dóminum. V/ Grátias agámus Dómino Deo nostro. R/ Dignum et iustum est.
Vere dignum et iustum est, invisíbilem Deum Patrem omnipoténtem Filiúmque eius unigénitum, Dóminum nostrum Iesum Christum, toto cordis ac mentis afféctu et vocis ministério personáre. Qui pro nobis ætérno Patri Adæ débitum solvit, et véteris piáculi cautiónem pio cruóre detérsit.
Hæc sunt enim festa paschália, in quibus verus ille Agnus occíditur, cuius sánguine postes fidélium consecrántur.
Hæc nox est, in qua primum patres nostros, fílios Israel edúctos de Ægypto, Mare Rubrum sicco vestígio transíre fecísti.
Hæc ígitur nox est, quæ peccatórum ténebras colúmnæ illuminatióne purgávit.
Hæc nox est, quæ hódie per univérsum mundum in Christo credéntes, a vítiis sæculi et calígine peccatórum segregátos, reddit grátiæ, sóciat sanctitáti.
Hæc nox est, in qua, destrúctis vínculis mortis, Christus ab ínferis victor ascéndit.
Nihil enim nobis nasci prófuit, nisi rédimi profuísset. O mira circa nos tuæ pietátis dignátio! O inæstimábilis diléctio caritátis: ut servum redímeres, Fílium tradidísti!
O certe necessárium Adæ peccátum, quod Christi morte delétum est!
O felix culpa, quæ talem ac tantum méruit habére Redemptórem!
O vere beáta nox, quæ sola méruit scire tempus et horam, in qua Christus ab ínferis resurréxit!
Hæc nox est, de qua scriptum est: Et nox sicut dies illuminábitur: et nox illuminátio mea in delíciis meis.
Huius ígitur sanctificátio noctis fugat scélera, culpas lavat: et reddit innocéntiam lapsis et mæstis lætítiam. Fugat ódia, concórdiam parat et curvat impéria.
In huius ígitur noctis grátia, súscipe, sancte Pater, laudis huius sacrifícium vespertínum, quod tibi in hac cérei oblatióne solémni, per ministrórum manus de opéribus apum, sacrosáncta reddit Ecclésia.
Sed iam colúmnæ huius præcónia nóvimus, quam in honórem Dei rútilans ignis accéndit. Qui, lícet sit divísus in partes, mutuáti tamen lúminis detrimenta non novit.
Alitur enim liquántibus ceris, quas in substántiam pretiósæ huius lámpadis apis mater edúxit.
O vere beáta nox, in qua terrénis cæléstia, humánis divína iungúntur!
Orámus ergo te, Dómine, ut céreus iste in honórem tui nóminis consecrátus, ad noctis huius calíginem destruéndam, indefíciens persevéret. Et in odórem suavitátis accéptus, supérnis lumináribus misceátur.
Flammas eius lúcifer matutínus invéniat: ille, inquam, lúcifer, qui nescit occásum. Christus Fílius tuus, qui, regréssus ab ínferis, humáno géneri serénus illúxit, et vivit et regnat in sæcula sæculórum.
R/ Amen. |
天上的眾天使,請歡欣踴躍!
世間所有萬物,請讚頌上主! 為了偉大君王的勝利,一起謳歌慶祝。
普世萬民,請鳴鼓奏樂! 因為永生之王的光輝 驅散了黑暗,照耀著世界。
我們的慈母聖教會,要與我們同樂! 天主的子民共聚一堂,同聲歡唱,慶祝基督光榮的復活。
[因此,可親愛的弟兄們, 你們圍繞著這聖蠟的至奇光明而參與聖禮的, 請你們同我一起呼求 全能天主的仁慈。
祂恩准了我這個無功無德的人, 列於聖職的正輔祭之中 望祂把自己的光輝傾注於我的心中, 使我能完美地詠唱對此聖蠟的讚頌。]
[(領)願主與您們同在。 (眾)也與您的心靈同在。 (領)請舉心向上。 (眾)我們全心歸向上主。 (領)請眾感謝主、我們的天主。 (眾)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全心全靈,同聲讚頌 無形可見的全能天主聖父。 稱揚祂的唯一聖子、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這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基督代表我們,向聖父還清了亞當的罪債, 並為我們受苦犧牲,免除了我們應受的處罰。
現在是我們的逾越慶典: 真正的代罪羔羊為我們作了祭獻, 祂的寶血保護信友闔家平安。
在這一夜, 祢拯救了以色列的子孫, 祢幫助他們逃離埃及, 安渡紅海,擺脫了奴役他們的敵人。
在這一夜, 祢藉著火柱的光芒, 驅散了罪惡的黑暗。
在這一夜, 全世界的基督信徒, 遠離了邪惡,滌除了罪污, 恢復了聖寵,加入聖者的行列。
在這一夜, 耶穌基督催毀了死亡的鎖鍊, 凱旋地走出了陰府。
聖父!祢對我們的照顧, 令人驚奇; 祢對我們的慈愛,無法估計: 為了拯救奴婢, 祢竟將愛子捨棄!
的確,必須先有亞當的罪, 才能賴基督的死亡,予以一筆勾消! 天主救人的計劃真是深奧。
幸運的罪過: 你反而為人掙得了如此偉大的救主!
這真是幸福的一夜! 能認識到這個時刻, 當基督自陰府裡復活!
這是聖經所載的一夜: 黑夜將如白晝光明: 黑夜的光亮將使我喜樂。
這真是神聖的一夜, 它為我們驅逐邪惡,滌除罪過: 使墮落者痛心悔改 給憂苦者帶來了喜樂。 它消除仇恨,帶來和好, 又克服了罪惡的勢力。
在這蒙福的一夜, 祈求聖父接受我們的讚頌, 收納我們的祭獻。 教會藉著祢揀選的聖職人員, 這蜜蜂製成的蠟燭呈奉到祢台前, 代表我們對祢的心願,
但我們明瞭它所報導的一切, 受光輝火焰點燃著以光榮天主的這根蠟燭, 驅逐長夜的黑暗, 但永不會受到損滅。
因為火焰所汲取養料之蜂蠟, 供此寶貴蠟柱之資源, 都是由蜂后釀成。
這真是幸福的一夜: 天上與人間又走上合一之路, 天主與人類再度和好!
上主,我們懇求你, 使這為光榮你而奉獻的蠟燭, 驅逐長夜的黑暗, 常燃不熄。 願此蠟燭的光芒,為天主所悅納,猶如馨香, 加入星辰的行列,照耀四方。
這永遠照耀的曉明之星: 願此蠟光常燃不熄,直到曉明之星的昇起; 這是指基督自己,祂是祢的聖子, 祂已從死者中復活, 光照普世。 永生永王。
(眾)亞孟。 |
(「逾越頌」中文唱詞)
天上的眾天使,請歡欣踴躍!
天地萬物,請歡樂歌舞;
為了偉大君王的勝利, 請吹起救恩的號角!
普世萬民,請愉快高歌!因為永生君王的光輝照亮了你。
全球人類應醒覺,因為世界的標記已被驅除!
慈母聖教會,喜樂吧!因為如此燦爛的光輝,裝飾著妳!
天下萬民,請共聚一堂,歡欣踴躍!
領:願主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領:請舉心向上。
答:我們全心歸向上主。
領:請大家感謝主,我們的天主。
答: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全心全靈、同聲讚頌無形無狀的全能天主聖父,稱揚他的唯一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這實在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基督代我們,向聖父還清了亞當的罪債,並為我們受苦犧牲,免除了我們應受的處罰。
現在正是我們的逾越慶典:真正的逾越節羔羊已為我們作了犧牲,祂的寶血祝聖了我們,保護我們闔家平安。
在這一夜,祢拯救了我們的祖先——以色列子民;祢幫助他們逃難埃及,安然渡過紅海。
在這一夜,祢藉火柱的光芒,驅散了罪惡的黑暗。
在這一夜,普世基督徒,遠離了邪惡,滌除了罪污,恢復了聖寵,加入聖者的行列。
在這一夜,耶穌基督摧毀了死亡的鎖鍊,凱旋地走出了陰府。
的確,若得不到祢的救贖,我們的人生便毫無價值了。
聖父,祢對我們的眷愛,令人驚訝;祢對我們的寵愛,無法估計:為了拯救奴婢,祢竟然捨棄了祢的愛子。
亞當之罪賴基督的死亡一筆勾消,啊!天主的救恩高深莫測;亞當的罪反而成了必要!
使人因禍得福的罪啊!祢竟然為人帶來了如此偉大的救主。
啊,這真是有福的一夜,因為只有它才知道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時刻!
這就是經上所載的那一夜:黑夜有如白晝一樣光明,照亮了我,使我陶醉!
這真是神聖的一夜:它為我們驅逐邪惡,滌除罪過,使墮落者痛改前非,給憂苦者帶來喜樂;它消除仇恨,克服了罪惡的勢力,帶來真正的和平。
這真是有福的一夜,天地共融,天主和人類和好如初。
在這充滿恩寵的一夜,聖父,請接納我們的讚頌,收納教會的晚祭。
上主,我們把這蠟燭奉獻給祢,為光榮祢的聖名,願它猶如馨香的祭獻,蒙受祢的悅納;願它的光芒驅除長夜的黑暗,加入星辰的行列,照耀四方,直到曉明之星的昇起。這永遠照耀我們的曉明之星,就是祢的聖子基督;祂已從死者中復活,光照普世;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亞孟。
《逾越頌》的歌詞意思
《逾越頌》,拉丁文為Exultet,意思是「應踴躍歡欣」。它作為「逾越節守夜禮」的一首重要讚歌,它應由身穿白袍的執事,得到主禮的降福後,站在讀經台上詠唱,就如一週的第一天,天使把墳墓的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衣服潔白如雪,然後對婦女宣布基督的復活(參瑪28:1-6)。
《逾越頌》是一首古老且優美的讚美詩,當中有些詩詞可追溯至第四世紀初葉。它原本叫做「逾越節報導」或「復活宣報詞」(Praeconium paschale),隆重地宣布基督死而復活的喜訊,在1955年聖週禮儀修訂時,給「逾越節報導」(Praeconium paschale)正式名為《逾越頌》(Exultet),成為禮儀中指定使用的讚歌。
「逾越節守夜禮」是「光的慶節」,因為每個人的成義是由基督而來。《逾越頌》所要表達的三個救恩的思想,都與「光」有關,故此,在禮儀的安排上,《逾越頌》是由全體教友手持的燭光伴隨。第一個「逾越」,是在舊約時代,天主透過梅瑟帶領以民出離埃及,安渡紅海,而上主白天在雲柱裡,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以民,為以民領路,緊隨不離(參出13:21),及至到達預許之地。第二個「逾越」,是在新約時代,耶穌基督——天主自己,作了舊約時代用以祭獻的代罪羔羊,為補贖全人類的罪過,所以基督是「世界的光」,祂的聖死和復活驅散罪惡的黑暗:「我是世界之光,凡是跟隨我的人,不會在黑暗中行走」(若8:2)。第三個「逾越」,更是跨越歷史時空:我們都是亞當的子孫,我們都有著原祖傳留下來的原罪,但天主的羔羊——主基督,祂的犧牲予亞當的罪、我們的罪以及我們後代的罪都一筆勾消,昔日、今天和未來的所有人,都獲享祂的救恩。
《逾越頌》除了表達以上三個層次的「逾越」,它也是讚頌天主仁慈偉大的詩歌,也是一篇向天主奉獻蠟燭的經文,特別地,經文提及到以蜜蜂製成的蠟燭呈奉到主的台前,作為人類卑微的奉獻。
《逾越頌》與《喜樂頌》
在港澳地區,在「逾越節守夜禮」我們較常聽到的是《喜樂頌》,即重唱為「基督我等聖善光……」的那一首。這是1969年的中文聖樂作品,由劉玉亭神父作曲,蔡濯堂先生(筆名:思果)填詞。
《喜樂頌》歌詞如下:
(重句)基督我等聖善光,照耀我心如朝陽;
基督我等生命糧,賴爾引導神業昌。
- 暗中行旅借主光,指點迷途達天邦;
以民出谷心惶惶,黑夜胥賴火柱長。
直達天主許諾鄉,人生斯世如大荒;
基督嚮導光萬丈,追隨同到聖父堂。(重句) - 以民出谷夜正長,戶戶齊食踰越羊;
門塗羊血災可除,天上羔羊預比方。
基督聖血此徵象,此夜聖血流如漿;
此夜復活共瞻望,全救世人長流芳。(重句) - 此夜生命退死亡,罪惡毀滅聖寵旺;
愛情奏凱仇恨忘,上主待人如兒郎。
身在塵世望天鄉,基督為伍共遠翔;
天地盡時萬夫仰,我主再現滿榮光。(重句)
劉玉亭神父作曲的《喜樂頌》,旋律簡潔優美,歌詞入樂亦合乎廣東話的平仄韻律,而且有重唱部份,信友在整段「逾越節報導」也加入詠唱。《喜樂頌》三段的歌詞,表達了好幾個救恩的事件:以民出谷,天主以火柱光照以民,過逾越節吃羔羊,預示耶穌基督是真正的逾越節羔羊,基督的復活救贖世人,領帶世人重返天父的懷抱。
《逾越頌》是以額我略贊配曲,可與拉丁原版相對照。而《逾越頌》所用的文字比《喜樂頌》多出四倍,除了宣講逾越出谷之外,還表達:歌頌聖父的慈悲,聖子的光輝,「原罪」的奧秘與及教會的幅度。
作為一首宣布逾越奧蹟的讚美詩,在內容上,《逾越頌》的表達和描繪更為完整;在藝術欣賞上,兩曲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在港澳本地教會的運用上,《逾越頌》看來更容易上口,較易於普及。然而,無論是《逾越頌》還是《喜樂頌》,它也是逾越奧蹟的宣告,是救恩史的重要時刻都集於其中。讓我們再一次聆聽之,細閱之,詠唱之,重溫天主從我們先祖就已開始展開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