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上主有話傳給耶肋米亞說:『起來,下到陶工家裡去,在那裡我要讓你聽到我的話。』我便下到陶工家裡,見他正在輪盤上工作。陶工用泥做的器皿,若在他手中壞了,他便再做,或另做成一個器皿,全隨陶工的意思去做。於是上主的話傳給我說:『以色列家!我豈不能像這陶工一樣對待你們?——上主的斷語——以色列家!看,你們在我手中,就像泥土在陶工手中一樣。』」(耶18:1-6)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兩個出發引致四種關係 我們已理解了聖子如何發自聖父,聖神如何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我們或許會問:三個位格以甚麼方式使彼此之間不一樣呢? 要回答這條問題,我們要先回顧《速食神學》第42篇中關於神學中採用哲學詞彙,以幫助我們加深對信仰的理解。讓我們再次引用《天主教教理》第252點: 「教會採用(1)『實體』(有時也用『本質』或『本性』)一詞,來指明在一體中的天主本質;(2)用『位格』或『自立體』一詞,來指明父、子、聖神彼此間的實際區別;(3)用『關係』一詞,來指明三位的區別在於彼此間的關係」(《天主教教理》第252點)。
(本報訊)望廈聖方濟各堂將於3月30日(聖週五)晚上7時,在堂區中心舉行2018清淡晚餐。期望透過聆聽福音、祈禱和守齋,重燃我們對天主的渴望,讓真光驅散我們心靈的黑暗。《由於罪惡的增加,許多人的愛情必要冷淡》,這句源自瑪竇福音第廿四章12節的聖經,是教宗方濟各2018年四旬期文告的主題。檢視自己的心,你對天主的愛、對別人的愛有沒有冷淡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