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淑珍修女
澳門教區傳教節籌備委員會
教宗方濟各定2019年的10月為特殊傳教月,從以往的傳教主日,伸延至一個月之傳教月,原因是:要藉著記念教宗本篤十五世在1919年頒布「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之後的今天,教宗方濟各重新呼籲全球各地教會,所有的基督徒以十月作為一個祈禱及反省的時間,好重燃教會的福傳熱誠。
澳門教區為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呼籲,聯同全球地方教會,在十月這特殊傳教月內將舉行連串的活動:即將於10月6日下午舉行一次嘉年華會,並不為求熱鬧;10月19日在牌坊舉行大禮彌撒,也非為了宣示權勢。這些活動實在期盼澳門教區,這個由傳教士四百多年前所建立的地方教會,能共同一起祈禱,反思,及具體地向澳門地方宣示基督信仰——天主是一位慈愛的天主,祂在我們意識到祂的存在之前,已先愛了我們。並藉著各堂區、學校、團體籌備是次慶典時,能一起作出反省,祈禱,好能更新各各的團體,更清晰地向澳門社會各階層人士傳遞喜訊,向澳門的居民及遊客說:我們將你們所敬拜而不認識的這位神,傳告給你們。(宗17:23)
『因受洗』——
聖保祿宗徒認為:我們受洗,就要歸於基督,穿上基督,成了天主的子女!(參閱羅6:3; 迦3:27),若然我們是要歸於祂,要穿上祂,那麼我們又怎能不把我們眼睛放在這基督身上,好更瞭解那位我們要跟隨、要穿上的基督呢?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接受了天父的派遣,藉著降生、死亡、聖體聖事將自己的生命與人分享。祂接受了:向貧窮的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的使命!(路4:18-19)
這位就是我們要『歸於』的,要『穿上』的主基督。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同樣接受派遣,在我們各人的人生中去分享生命。作為父母的將自己的生命與子女分享,作老師的與學生分享,為夫者、為妻者與另一半分享,作職工者在職場上與同工,與被服務者分享;牧者與與教會內的天主子民分享,獻身者、服務者與所服務的對象分享,作領導的與他所領導的群眾分享……我們的生命由天主所賜予,同時也是為世界、為他人,鄰人、近人而賜予。
我傳福音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格前9:16-17)
傳福音為我們這些跟隨及歸於基督的基督徒而言,這並不是一種任選的工作,而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因為這是由基督所接受的使命,所以福傳不是可做或可不做的事,而是一種責任,福傳也並非是屬於某類人(例如神父修女)的職責,而是每一位領受了洗禮跟隨基督的人。
如何?按真福教宗保祿六世的《在新世界傳福音》的通諭中所指出,共有八大範疇的行動:生活見証,透過符號與標記宣示福音(如矗立的牌坊,教會的聚會),宣講,透過大眾媒體,個人接觸分享關懷,價值文化福音化,愛德行動,建立團體。具體而這就是透過我們生活的種種去表現出天主對人的愛。
那麼就讓這特殊傳教月,種種的活動提醒我們:既然我們選擇了成為基督徒,就讓我們歸屬於基督,在基督內學習,懷著愛德,走出去展示上主慈愛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