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25】依附體都重要?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上一次我們得知分辨實體和依附體的重要性。但這表示依附體不重要嗎?顯然不是。所以,今天我們會探討它們之間的關係。

首先,實體是依附體的主體或基體。意思是,實體構成依附體的基礎,或者說,實體「支撐着」依附體。沒有實體,依附體便不能存在。如果水果不存在,水果的顏色、重量、形狀或味道,便不能存在。水果是實體,這實體構成顏色、重量、形狀或味道的基礎。換句話說,依附體由實體獲得esse(存有的實現)。每個由實體和依附體組成的存有中,只有一個esse。Esse給予存有一致性,使它成為一樣東西,而不是一堆東西。

另一方面,依附體使實體盡善盡美。它們使所在的主體更為完美。在以上的例子中,顏色、重量、形狀或味道等這些依附體,都是使水果更趨完美的。

再者,有些依附體也能使其它依附體更盡善盡美。或許以人例是明白這點的最佳方式。如果你要形容一些你認識的人,你大可說說他們一些特點或依附體,一些是有形的,如高度,一些無形的,如能力。在無形的依附體中我們發現,人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這能力稱為理智。理智是人的依附體。當一個人思考時,每一個思考的行動都是依附體。這就是所謂的有一個依附體(思考行動)使另一個依附體(理智)更趨完美!

再者,如果一個人重複正確思考的行動,他便能習得正確思考的習慣。這習慣是另一個依附體,由重複的動作而成。但這習慣也能使思考的行動更盡善盡美,因為一旦一個人養成(透過重複同一動作)了正確思考的習慣,這有助他日後的思考(的行動)。它能幫助一個人更容易地和更快捷地正確思考。

另一個我們在人身上找到的依附體是意志的力量。我們只有在人身上能觀察到這力量,而它正正使人有別於動物。動物憑著本能和情感(它們是動物的依附體)行動,但人能夠駕馭他的情感。例如,即使一個人感覺很疲倦,他也能逼使自己繼續工作,直到手上的事情完成為止。這種逼使自己,而不是順從情感的力量稱為意志。每項意志的行為是依附體。如果他經常運用他的意志,便會形成一個習慣(另一個依附體),使他在將來面對同樣處境時更容易、更快捷。

說到這點我們只講及了人的依附體。除它以外,還有超性的依附體。理智和意志不只是被單一行為,或養成的習慣所完美,還有聖寵的。聖寵也是依附體,但不是來自人,而是天主。當一個人經常運用他的理智和意志時,天主的聖寵會加強他恰當思考的能力,使做每個決定時具有決心。所以,人性德行是為超性德行的運用而鋪路。

依附體不能自立存在,但它的意思不是說它們不重要。一個人需要依附體來使它成長和成熟下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