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加深與主關係,體驗基督痛苦:禧年澳門青年朝聖活動圓滿結束

文:緒絮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主辦,為期15天的「2025禧年澳門青年朝聖團」,已於日前結束,團員均表示,此行收穫甚豐。

2025禧年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此次禧年朝聖活動於7月25日至8月8日舉行,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尋找天主的旅程,加深與天主的連結。其中,朝聖者參加了7月28日至8月3日,在羅馬托爾維爾加塔舉行的「青年禧年慶典」。慶典聚集了146個不同國家的青年,活動包括:「與城市的對話」,舉辦70場活動;「懺悔日」,二百名司鐸在羅馬市中心的大競技場聽告解,還有樂團表演和團體活動等。而到了8月2日晚上八時三十分,青年們與教宗良十四世一起舉行了祈禱守夜禮。翌日,教宗舉行了閉幕彌撒,活動便告結束。而朝聖團除了參加羅馬的禧年慶典活動外,亦在活動前後,到了阿西西、露德、巴黎三地朝聖。

圖一:由團員親手製造的「澳門區旗」

2024年12月,澳門教區青年委員會便發起組織此次朝聖團,並邀請陳柏霖神父為隨團神師,在出發前,各團員需參與一系列行前準備培育工作,團員周倩旗表示,培育主要分三方面:了解甚麼是禧年、預備心智迎接禧年、實質的行程準備。

此次行程有一特點,就是脫去奢華,在羅馬的8天行程中,交通、住宿、食用都是用大會提供的。所以他們全程都是乘坐公共交通、住在學校的課室,大伙一起睡在地板上。這樣除了節省旅費之外,陳神父還表示:這些都是幫助朝聖者的一個關鍵體驗,讓朝聖者走出舒適圈,帶來生命的轉變。

圖二:「青年禧年慶典」大會送贈的T恤、領巾、唸珠及教區青年委員會送贈的行李牌

而團員鄭嘉強表示:這次參加朝聖,神師陳神父每天都給予一個主題,如參觀聖保祿大殿時,陳神父談到歸依,嘉強看到聖保祿拿著一把劍,在歸依之前,劍是用來迫害教友,而在歸依之後,則用來保護教友,這讓他反思自己在領洗前後的分別。另外,他也感恩能來朝聖,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從心所欲的選擇來朝聖,他的朋友便不能如願,所以能有此機會,令他感恩自己的幸福。

由於嘉強曾參加去年的普世青年節,所以在這次旅程中,經常會與去年作比較。他認為這次最大的分別,是這次團隊成員較少,這反而令他能有更多機會與其他教友交流,分享信仰,感覺更為親密。

圖三:團員鄭嘉強、神師陳柏霖神父、團員周倩旗(由左至右)

而團員倩旗則表示:今次參加這個朝聖團,目的是希望再默想自己的信仰,而這次最大的得著則是團隊的精神,整個團體都在主內,天主給予機會讓大家一起實行聖經的道理。而令她最難忘的是其中一個景點是:聖梯(註:相傳台階是來自比拉多總督府的,耶穌當年就是沿著這台階走去接受審判,因此它又被稱為「聖梯」)。由於陳神父每日都會帶領他們默想基督的痛苦,所以,當她一步一步走上聖梯時,觸動了她,令她很真實的感受到耶穌的苦。而且她覺得這次節儉的朝聖,一起坐公車,一起睡地板,反而使團員們更加親密,特別是團裏的女孩們,一起睡在課室的地板上,能有更多時間默想天主的話。

15天的行程中,嘉強覺得最感動的是守夜禮。由於大會沒有安排位置給他們,需要他們各自找位置,使他們未能聚在一起,祇能排成一行坐,又因當日曾下雨,所以他們祇能用垃圾袋舖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雖然環境並不理想,卻使與會的百萬青年更融洽,一起守夜,迎接翌日的閉幕彌撒。

而倩旗最感動的是在巴黎聖心聖殿徹夜朝拜聖體,雖然辛苦,但感到與天主的關係更親密。

這一次朝聖團,是陳神父成為神父後,參與的第一次歐洲朝聖團。作為神師,陳神父表示他著重的不是行程,而是眼前看到的東西,天主在背後想給予我們甚麼訊息呢?他會將自己收到天主的問題及訊息,給予團友。他說:旅程中的彌撒、讀經、參觀聖像、學習教會的歷史,都是幫助我們在教會的不同層面去反省和深思天主想問我們甚麼?而他也感恩這些團友,因為他看到團友們在整個旅程中,都努力尋找天主想他們做甚麼? 經過這些日子,朝聖團體已相似教會團體。陳神父覺得這正正印證了我們是同一個召叫,同一個信德,信同一個天主。陳神父也感恩,自己陪伴了一個很有心回應天主的朝聖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