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為推動本地藝文發展,加深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澳門教育歷史發展認識,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及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於3月15日舉行《竹.木.經.心——書法藝術展》暨《鉛起——澳門慈幼孤兒院印刷館文檔展》聯展的開幕禮。
大會邀請到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協調部吳輝副部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郵電局劉惠明局長、印務局(統籌及規劃廳)吳文桂廳長、澳門博物館盧可茵館長、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梁金泉理事長、慈幼會澳門會省周伯輝神父、澳門慈幼中學梁樹榮校長、歐氏家族代表歐路易先生、澳門書法家蔡傳興老師、在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黃啟堯館長陪同下,主持開幕儀式。

李斌生主教在致辭時先感謝澳門政府、社會各界以及眾多合作夥伴對藝文館的支持,他指出,藝文館秉承聖若望亨利紐曼樞機「心與心對談」的理念,致力服務社區大眾,透過多元的藝術與文化的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大眾有所啟發,使藝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主教認為五週年是一個新起點,期望藝文館未來能夠與更多合作夥伴攜手推動澳門的文化藝術及人材的發展。
主教又提到從《竹.木.經.心》書法展的作品看到書法家蔡傳興老師對美的追求、文字活化生命的熱愛,文字的傳教、以及文化傳承的使命;而《鉛起》展覽帶領我們回顧充滿愛與希望的歷史,看到由心而發愛的力量。一個展覽以筆默傳情,另一個展覽讓我們看見以行動實踐愛,雖然兩個展覽的形式不同,但都反映出無論藝術及教育,其核心都是對人性的關懷,以及對生命的尊重。主教期盼展覽能夠啟發大眾,並勉勵大眾對生命「以愛為本,以心為源」,以愛去編寫生活更美好的篇章。
《竹.木.經.心——書法藝術展》展出了蔡傳興老師以「竹」、「木」等詩詞,「儒」、「釋」、「道」及「天主教」等金句為主題,場內亦特意配合這四個元素展出與其主題關聯的雕塑及繪畫藝術品,大會希望透過展覽體現中華文化對大自然「萬物同源」的內在價值,一視同仁,同時表達「人與藝術交流」、「心與心對談」的和諧關係。並加強傳統禮儀中,對「溫、良、恭、儉、讓」等品德教育的傳播。
《鉛起》則與慈幼中學校史學會及本地收藏家歐氏家族合作,展出澳門慈幼孤兒院印刷館早期的照片、書籍及字粒等,讓大眾一睹慈幼印刷歷史息息相關的印刷品,包括為政府及天主教會印刷的書籍、紀念冊、標籤、明信片、剪報,以及當時的印刷字粒等,讓大眾了解昔日慈幼孤兒印刷所的歷史和發展面貌。
開幕禮當日由慈幼中學為各展品作導賞,並簡介慈幼中學前身——「澳門慈幼孤兒院印刷館」的工作,以及化身成為慈幼中學的簡史。在場又展示兩段訪問區華年先生及馮敬源先生的訪問片段,細說昔日印刷技術的傳承。
展覽由即日起至五月四日,兩個展覽都設有展覽導賞,有關展覽及延伸活動的詳情,可瀏覽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官方網站及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