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sed

【希望】(7) 希望:忠信於今天、現在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對希望——人性上及基督信仰上的希望——的重新了解,在這些年來幫助我去日益意識到對今天的獨特意義。從信仰、靈性道德生活的角度來看,「今天」有甚麼意義?

聖詠的作者邀請我們:「今天你們該聽從祂的聲音,不要再心硬!」(詠95:7-8)。今天,而不是明天,應聽從天主的聲音;不要做使人心硬的惡事,而應去行善。聖保祿宗徒勸勉我們:「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們該脫去黑暗的行為,佩戴光明的武器。」(羅13:12)。

我們今天該聽從天主的聲音,因為今天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詠118:24)。耶穌告訴我們:「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瑪6:34)。今天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時間(參閱《天主教教理》,2659-2660)。「不要把今天能行的善推至明天,因你可能沒有明天了」(聖若望.鮑思高)。

在我們的生命中,「今天」確實十分重要。「今天」是受祝福的時刻,是「救恩的時日」(格後6:2),是普世獲得救恩的時刻(宗2:39)。反之,若我們心硬,「今天」可能成為受咒罵、不服從與喪亡的時刻。「今天」這詞在新約中出現了四十次,其中一半是來自《路加》福音。在匝加利亞《讚主曲》中,我們向天主祈求能「一生一世在祂面前,以聖善和正義事奉祂」(路1:75)。耶穌於「今天」降生(路2:11)。耶穌在會堂宣講:「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路4:21)。「今天」耶穌遇見罪人匝凱:「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路19:5)。門徒中有一個想先埋葬父親再來跟隨耶穌,耶穌卻說:「你跟隨我罷!」這表示不是明天而是今天,不要延遲而應就在此刻(瑪8:21-22)。在十字架上,耶穌給右盜說:「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路23:43)。今天意味着服從和遵從天主的計劃(Massimo Grillo)。對基督徒而言,「今天」不僅是曆法上按順序的日子(Chronos),而是在於神學與靈性上的日子(Kairos),即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寵與慈愛。

我們每日祈求: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瑪6:11)。在《天主經》中的這項祈求「提醒我們,一切都是來自天主」(聖多瑪斯.阿奎納)。我們每天祈求天父賜給我們恩寵之糧、至聖聖體(若6:51)、天主聖言之糧(瑪4:4)和今天所需的麵包或食物。「賞給我們」不僅為了你和我,而是也為其他弟兄姊妹,特別是有需要的人,我們應當與他們分享我們所擁有的。

天主今天透過聖子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向我們發言。天父今天對我們所說的,就如祂曾在大博爾山顯聖容時對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所說的一樣:「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聽從耶穌即跟隨祂及實踐基督信仰:「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瑪7:24)。

天主今天正在向我們說話。我們在《謝主辭》(Te Deum)中向祂祈求:「求祢今天保護我們潔淨無罪」(Dignare Domine die isto sine peccato nos custodire)。我們聽從祂。

天主在何處向我們發言?在祂創造的奇妙化工中向我們發言。上主天主是祂創造的奇妙化工——大地、高山和海洋之主(詠95)。誰不會因着聖十字若望《靈歌》中令人驚嘆的詩句而動容?「祂傾下千般恩籠,
匆匆路過樹叢;
且對之垂視凝望,
獨以其形像,
替萬物穿上美麗衣裳。
寧靜的深夜
於黎明初現之際,
默默無聲的音樂,
萬籟交響的獨居,
舒暢深情的晚宴。」

天主的聲音在我們良心中(參閱若望保祿二世,《真理的光輝》通諭,58)。懷善的良心透過辨別現今的「時代徵兆」(瑪16:1-4),作為天主的使者和天主親自介入的生活環境中。我們的時代徵兆包括團結、非暴力、和平、靈性、共議同行、愛護受造界、關懷世界上貧苦及邊緣者、生態責任等。

天主在我們心靈深處、在靜默與默觀中向我們發言。「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撒上3:10)。我們在禮儀中的祈禱聆聽天主的聲音:「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在彌撒聖祭中我們聽見耶穌基督的聲音:「這是上主的話」、「這是我的身體……」、「這一杯就是我的血」(感恩經)。神學家Karl Rahner建議我們:「為每天祈禱」,無論是否合我們心意,只需去祈禱。他又提到:「慎防不祈禱之人」(參閱Karl Rahner,《The Need and Blessing of Prayer》)。天主聆聽愛的無聲語言(聖十字若望)。

我們在他人身上聽到天主的聲音,特別是在受苦、被遺棄或在飢餓中的弟兄姊妹。他們是基督的代表(聖巴西略):「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參閱瑪25:35)。

專注今天,並不是要去忘記昨天:今天是建基於從前,但也不代表忘記明天。我們是希望的朝聖者,正步向天主之路,而「今天永遠不會完成」(Antonio Machado)。「將過去交託於天主的慈悲,現在交託於祂的慈愛,未來交託於祂上智的安排。正如我們的回憶是過去的當下,我們的希望是未來的當下」(聖奧思定)。聖體聖事完美地說明了昨天、今天與明天的連繫:它是基督苦難的紀念(昨天)、未來光榮的保證(明天),亦是現時每天的恩寵與慈愛(今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活於現在,同時活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動態張力中:這趟旅程是從基督聖死到復活的「已知」,走向永生的「未知」,並於今天忠信和創意地活出我們是天主的受造物、衪的子女,以及作為眾人的弟兄姊妹。

有人問聖德蘭修女:「妳對未來有何計劃?」她答:「我沒有計劃,只在乎今天,因為今天是我愛慕耶穌的日子。」聖方濟.沙雷氏勸誡我們:「活好每一天,其餘交託給天主。」;「對神聖的安排懷着忠信地前行,只關心着當下,並把你的心神交託給上主看顧。」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十分重要。一個活好今天的最好方法:把今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S. Galilea)。 在教宗聖若望二十三世的《靈修日記》中,他多次以「只為今天……」起筆。為他和我們而言,生命由很多今天結合而成:「每天都是出生的好日子,每天都是逝去的好日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