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近日舉行一場有關已故韓國金壽煥樞機的研討會上,回顧他的生平和貢獻。這名首位進入列品進程的韓籍樞機,被譽為是「自我犧牲和愛的典範」,並「對基督徒和其他信仰的人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在首爾舉行的「天主之僕金壽煥樞機列品進程研討會:生命、美德和遺產的慶典」會議上,南韓首爾總教區具佑飛(Job Koo Yo-bi)輔理主教2月7日表示:「我們召開這次研討會是為了反思金樞機的一生和美德,努力效仿他的卓越榜樣。」
具主教也擔任金樞機(1922-2009)封聖事宜的委員會主席。金樞機現已被尊為「天主之僕」。首爾總教區在一聲明中表示,具主教回顧了金樞機致力服務他人的一生,以及他「無私奉獻」的哲學。
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平信徒和神父參加了由該個由首爾總教區宣福及封聖促進委員會和韓國教會歷史研究基金會主辦的研討會。出席者還包括梵蒂岡封聖部副秘書長圖雷克(Bogusław Stanisław Turek)神父、首爾總教區榮休的廉洙政樞機。
在題為「韓國的事業:一些思考」的主題演講中,圖雷克神父講述了韓國殉道者的遺產如何不斷激勵他的事工,並分享了他從個人經歷中獲得的見解。他強調這些殉道者的持久影響力,以及聖人身分在教會內的更廣泛意義。 圖神父也強調了殉道者和聖人作為典範和代禱者的獨特角色:「聖人們為基督徒的生活樹立了深刻的榜樣,並通過他們的代禱角色為信徒們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倡導。」
在另一場題為「向聖人、真福和天主之僕祈禱」的講座中,圖雷克神父探討了世上的教會與聖人共融間的複雜聯繫。他強調:「向聖人祈禱並不是為了尋求奇蹟,而是為了承認他們的持久存在和與天主的親近。」
金樞機於1922年出生,1951年晉鐸,是首位被任命為樞機的韓國人,他因提倡跨宗教交談和平信徒參與方面的舉措而聞名。他於1966年被任命為馬山教區主教,並於 1968 年被任命為首爾總教區總主教。他於1969年獲教宗保祿六世擢升為樞機,於1998年榮休。
在首爾,他全心全意致力落實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精神,並在教友的參與下加強了福傳工作。他也優先考慮不同宗教之間的交談以及人道和慈善事業。
他曾於1973至1977年擔任韓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並於1974至1977年擔任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
金樞機支持韓國恢復民主的民眾運動,據報道,他曾譴責1979年通過軍事政變奪取政權的總統全斗煥,將他的非法奪權行為比作「西方電影中的非法槍戰」。他於2009年2月16日在首爾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