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雅各伯:兄弟再見(中)

文:梁展熙

在上星期,我們開始發現,我們習慣上以為的厄撒烏雅各伯的兄弟重逢(創33:1–17),只要留意細節,其實內裏另有玄機。這也是不少為《創世紀》寫下了厚厚的注釋的聖經學者所指出的(如:Vawter CM, Cotter OSB)。我們指出了數點:一)雅各伯對於帶着四百人馬來的厄撒烏,一開始便起了戒心;二)雅各伯的卑躬屈膝,很難相信他真的認為這次是平輩間的兄弟重逢;三)雖然厄撒烏擺出大度的氣概,以親屬的口吻來對待雅各伯,但他對雅各伯卑躬屈膝的照單全收,也不禁令讀者開始懷疑,這一幕並不是單純的兄弟間「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團圓。今天,就讓我們繼續細讀這一幕。

雖說厄撒烏可能有部分是在享受這個以前目中無人的弟弟今天在自己面前的卑躬屈膝,但厄撒烏當年的性格仍在,他仍然是那個衝動的、任由當下感覺主宰行動的厄撒烏。他一見到雅各伯,便「向他跑來,抱住他,撲在他頸上吻他,〔……〕哭了」(4節)。與此同時,這也是厄撒烏的悲歌。誠如葛德(Cotter OSB)所講,當年的他嘗試過盡力贏得家人的親情卻不得,今天,他看來也仍然嘗試贏得弟弟的親情(或歸屬),但如我們接下來可見,厄撒烏最終在這一點上也是徒勞無功。

簡單來說,厄撒烏想雅各伯這個弟弟與他一起生活——在古時,這與歸屬於哥哥的歸屬卻也是分不開的,但雅各伯一直努力與他保持距離。除了他在表現上的卑躬屈膝之外,他也早在獨自與天主搏鬥之前就派了「一大隊」(33:8;見32:15–16)牲畜為禮獻給厄撒烏。這一切都是覲見者向當地藩主獻禮的常見做法。換言之,雅各伯內心一早就為這次與厄撒烏的相遇定了調,是過客見地主,不是弟弟與兄長團圓。

這一點在接下來的口舌攻防就可見一斑了。首先是如何對待雅各伯的這批禮物。厄撒烏先是推卻;這一方面是符合禮數,但也給了厄撒烏一個展示自己財力的機會:「我已夠富足了」(33:9)。不要小看這一點;一旦厄撒烏令雅各伯開口承認厄撒烏的富強,那麼厄撒烏便能夠以『保護』為理由(藉口)要雅各伯留下,他也就不好推辭。所以,雅各伯馬上以十分有禮的回吻回答說:「……請你收下我手中的禮物……」(10節)。這一句《思高》屬意譯,但卻失去了原文的弦外之音。原文直譯應該是:「請你收下我手中的『祝福』(birḵāṯî)」。只要大家回憶一下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過去,大概便可以感受到這句話的後座力有多強。
雅各伯的防守尚未完成。他除了要兄長收下作為弟弟的自己給他的祝福之外,他還要回應厄撒烏。厄撒烏說他「富足」(enough)了,但雅各伯卻對他說自己是有天主厚待,甚麼都有了(everything)。

換言之,雅各伯非但不需要厄撒烏的『保護』,反而早以超越他這個族長。

這一幕厲害的是,他們二人之間的攻防仍未結束。在下一期,我們將看看他們這次相遇會如何結束,以及這對兄弟之間最後又會怎樣發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