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24:32)由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與竹灣聖若瑟靜修院合辦的「烈焰之心」靈修工作坊於剛踏入的將臨期第一主日完成。我們一起由動走向靜,又由靜回到動,細味着在厄瑪烏路上耶穌如何「親自走近」我們,與我們「同行」(路24:15)。祈禱中,我重回旅程的每個步伐,天主以甚麼方式,逐步逐步讓我意識到祂「親自走近」?
靈修工作坊準備開辦前的一週,得知參加人數寥寥可數,心中不禁有點猶豫和失望。我們是否按先前預備的形式進行?人數少會否影響團體動力?我看到自己猶如那兩位門徒對要去的方向感到不確定。陪伴着團隊的傅南渡神父說:「即使人數不多,可以想想以其他方式陪伴那幾位社工和心輔……。我的老師沒有教我說『不』,所以不論多少人,我都不會向他們說『不』。」聆聽傅神父的說話時,我感受到這是天主持有的心懷,祂既不會拒絕我們,也不會忘掉我們,如祂說:「看啊!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你的城牆時常在我的眼前。」(依45:16)當社工和心理輔導員常常照顧着他們關心的對象而感到疲憊時,渴望人靈的天主多麽想為他們在寧靜和信賴中注入力量。
與團隊開完會議後的晚上,好友與我分享了一段視頻,講述一位傳道人遇上漸凍人症的患者的牧靈故事。在他訪港期間,收到一位漸凍人症的姊妹的網上留言,說在視頻播放的讀經計畫次序亂了,她登入時需找人幫忙按鍵,很不方便,希望安排上能作出改善。傳道人知道後決定親身到她住所探望,只見到那位姊妹四肢癱瘓,好像被冰雪封凍一樣躺在牀上,用呼吸機維生,與外界交流的方式靠着手指和眼睛。在微弱的氣息中,她表達了自己的深切渴望:「我每天收聽教會的讀經計劃,從中得到力量。雖然我肌肉萎縮,但我仍問上主我可以做些甚麼?」她的心聲令傳道人深受感動,他對教會兄弟姊妹說:「當負責網絡事工的同工知道後,他們火速地修正讀經次序。讀經計畫的設立為照顧眼睛不適的兄弟姊妹,不算很多人看,但現今我就親眼看到這位姊妹很需要。若能幫助一個人,那已足夠!」
天主藉傳道人的體會表達祂牧養的心態,祂想我感受多些「若能幫助一個人,那已足夠!」這句說話的意思。善牧極其關心祂的羊,即使有一隻走開了,祂會動用一切資源尋覓它,令它重回羊棧。「你們中間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着呢?待找着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路15:4-6)傳道人的經驗使我想到,多少人來參加也不打緊,天主珍惜每一個來訪者,因為每人在祂眼中是寶貴的,是貴重的。
當我在內心反覆默想着那兩天的片段時,我正陪伴着一位做五天退省的避靜者。到了最後一天,她獲得了許多豐富的果實,令她以新的眼光去迎接新的階段。她出靜的時間正好是「烈焰之心」靈修工作坊的首天開始,在準備出發往靜修院時,我為那位避靜者的果實感恩時,更意識到天主在一週內透過傅神父、傳道人和避靜者不停強調「一個人」為祂的重要性。祂與他們同在,也給予我這個見證到祂臨在的機會。靈修工作坊未正式開始前,原來耶穌已「親自走近」,與我同行,與我所遇到的團隊、社工和心輔同行。
主,感謝祢不辭勞苦的教導我以祢的眼光去看服務的對象,是,他們全是祢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的羊,祢的(V.I.P.)重要人物!因着祢的同在,我確實在靈修工作坊上看到祢如何透過萬事萬物令我們的心再度火熱。「請你們向上主讚頌,因為他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