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大概很多人都會認為,四旬期是要我們犧牲自己的欲望和渴求,總之要放棄一些東西以期讓自己專注於天主的一段時期。然而,誠如今天的讀經——以及這整個四旬期的讀經——向我們所指出的,與上述的想法恰恰相反,四旬期並不是一段要強調我們放棄了甚麼,而是我們得到了甚麼;重點不在於我們為天主做了甚麼,而是天主為我們做了甚麼,天主為我們犧牲了甚麼。
今天的三篇讀經,都各自描寫人很多時會陷入的不同困局。首先是天崩地陷的社會傾軋、戰爭,或自然災害。我們成了遠超我們所能控制的力量的受害者,人根本無處躲藏。人類的脆弱被完全展現出來,只能盼望天主總會與人同在。第二種是靈性的鬥爭,是善惡之爭,是忠信與不從之間的鬥爭。《伯多祿前書》的作者認為,我們已身陷這場鬥爭之中,只是天主的恩寵能解救我們。最後,福音描寫耶穌——與我們一樣——面對著引誘。這三篇讀經所寫的,都不是虛構的人生;相反,它們準確地反映出我們在某段時間中所曾經歷過的,或將會經歷的,人生體驗。
在人生的種種困局之中,天主總會前來與人建立一段以盟約為基礎的關係。天主來拯救一個已身陷混沌之中的世界,並與所有生物以及大地立約,並把箭弓(引申才是指彩虹)置於天空,作為這盟約的標記。基督來為罪人而死,並留下洗禮來把他們從人生的混沌之中拯救出來。聖神驅使耶穌進入曠野受試探,而祂則凱旋而歸。祂的勝利並不只是祂個人的,而是屬於所有聽從祂有關天主國宣講的追隨者的。每一次的拯救行動,都是由天主開始的。
天上的箭弓是盟約喜訊的標記;洗禮是既是救恩嘉訊的標記,也是我們對天主信實的承諾;耶穌的宣講,就是天主的國已『近在手邊』。這些訊息全都是正面的,一切都已由天主開始,一切好事都來自天主。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慶祝天主一而再的邀請我們與祂建立一段盟約關係的恩寵。四旬期是讓我們反思天主美善,並決定要如何回應天主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