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專訪青年牧民中心總幹事趙珠青

專訪青年牧民中心總幹事趙珠青
「我們的重點放在青年領袖及其靈修的準備上」

文:Marco Carvalho
譯:寓風

今年是澳門教區專為年輕一代而設的「青年年」三年期的第二年,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教區多個團體計劃有變。其中,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暫緩了議程中的某些計劃。總幹事趙珠青接受《號角報》葡文版訪問,指出教區青年牧民中心的首要任務,就是設定一些活動,為青年的靈修作準備,使青年們能在團體中擔當起領導者的角色。

我們[過去數月]都經歷着「麻煩」的時期,這疫情迫使教會重塑一些固有的活動。這對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有何影響?對澳門教區為接觸年輕一代的工作上,疫情有甚麼影響?

中心不時推動一些與學校聯繫的活動,通常會探訪一些學校,為與青年人保持溝通。另一方面,我們的中心每天由下午開放至晚上。由於疫情,我們已經關閉了幾個月。然而,在這段時間,我們利用Facebook、Instagram或微信等網上平台,盡力與青年保持聯繫,不僅在澳門,而且及至全世界。雖然主要是澳門的青年,但如你所知,許多大學生選擇了出國留學。幾個月前,我嘗試透過微信或WhatsApp與他們聯繫,以致可以了解他們身處的國家的情況。同時,我們必須取消所有已計劃的聚會,因此,我們邀請他們拍照,並回答較早前發給他們的一些問題,以便他們分享經驗。他們被迫留在家中,也滯留在他們身處的國家。我們利用網上資源來發布視頻,以作一種鼓勵。當疫症開始時,我們正為四旬期作準備,我們認為與他們分享這些訊息是很重要的。

你收到甚麼的反饋? 教區也利用互聯網與本地天主教徒聯繫。 互聯網可以成為將人聚集在一起的有用資源嗎?

我和澳門的青年一起工作已經十多年了。 如今,年輕一代傾向待在家裡。 就算我們不必經歷這疫症,他們也傾向留在家中。事實是,他們喜歡待在家。我要做的是,嘗試將他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們一直待在家裡,便將會孤立自己。我邀請他們面對面地分享他們的生活、學習和信仰。在結交朋友或分享經驗的層面上,我認為互聯網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隔離的最後幾星期中,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疫情結束之後,青年牧民中心將盡快使一切回復正常:我們將接觸他們,並嘗試舉辦一些聚會。

那正是我想問你的一件事:本地堂區已重新開放。教友再次有機會參與彌撒。青年牧民中心想舉辦怎樣的活動?

在過去幾年,我們一直舉辦一些針對兒童和青年的活動。我們曾經有很多活動,但我們處於特殊的時間,不得不推遲所有原本計劃好的活動。你一定知道,在學校完全重開之後,我們聯絡了我們的義工,像以前一樣計劃和舉辦暑期活動。不過,我認為模式將會有所不同,因為我們必須遵守政府規定的法例。政府鼓勵我們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我們必須遵循這建議。在往年的5月之後,學期結束,很多青年離開澳門參加由政府或其他地區青年協會贊助的活動。以往我們無法達到理想的人數,但今年他們可能無法出門離開澳門,所以我們想組織一些活動來讓他們聚在一起。儘管如此,我們仍在計劃下一步,並思考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年輕人傾向於在家裡孤立自己。那麼,你認為將天主的福音帶給澳門的年輕人容易嗎?正如你提及的,準備他們成為本地教會未來領袖容易嗎?

成為「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的青年,都是來自澳門不同堂區。他們都是年輕人,是與堂區同輩接觸最合適的人選。有時,他們與堂區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說服他們參加委員會舉辦的活動,也是一個優勢。

由於新冠狀病毒,青年牧民中心必須取消哪些活動?

在二月份,我們本應有由青年年教區委員會舉辦的一些活動,但由於疫情,我們不得不取消這些活動。我們原定與本地青年組織每月一次的會議和聚會,也都被取消了。

在里斯本舉行的下一屆普世青年節,也因疫情被迫推遲了。教區或牧民中心有否有計劃帶我們的青年到葡萄牙去?

這是當然的。我們的主教有這個想法。但是,我們暫時還未構思任何計劃,因為普世青年節被推遲了。從現在起,李斌生主教說,我們將專注於本地的青年活動多於普世青年節和亞洲青年節。在未來幾年中,我們的重點將放在教會青年領袖及其靈修的準備上。

你剛才重點將是培養澳門的青年,但是,在宣布推遲世青節之前,你們是否有計劃明年派遣一團本地青年到里斯本呢?

我們原本打算派出澳門世青團參加在里斯本舉行的普世青年節,我們可能會在2023年繼續。我希望仍然可以繼續實行我們的計劃。

讓澳門的年輕一代參加此類型的活動重要嗎?他們可以從這經驗中學到甚麼價觀?

首先,它將鞏固他們在澳門出生和生活的身份,同時,將進一步強化我們是屬於唯一教會、普世教會的信念。這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是我們希望他們了解的事。青年在我們的社會和教會中找到自己的身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對他們來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天主教徒,也是普世教會的一分子是重要的。澳門並非一個容易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她是一個賭博城市,在這裡充滿着誘惑。在澳門這樣的地方,作為天主教徒要成長有多困難?他們是否傾向於選擇捷徑,而放棄自己的價觀?

我不這麼認為。透過參加這些世界性的活動,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的身份。這個身份在活動中——也在澳門和我們自己的社會中——使他們與眾不同。你剛才提及,在澳門這樣的城市中成長對他們的影響,我們會盡力為他們提供尋找自我的機會,但他們仍必須自己尋找,並不是能由我們告訴他們自己的身份。年輕人不易於相信別人告知的一套。我很確定,他們會嘗試自己尋找答案。

除普世青年節外,還有其他國際性的活動讓他們可以參與嗎?澳門教區有否推動其他可讓本地年輕人參與的朝聖活動?

是的,確實有的。有時,來自其他國家的年輕人來到澳門,他們會因我是青年牧民中心幹事的身份接觸我,並來到我們的中心,問我們會否向來自其他國家的年輕人開放。我們也為澳門的青年提供擔任本地接待的機會,邀請他們向來訪的人展示熱情的款待。我們已經做了很長的時間。

你詢問有關其他國際的活動,我們也參加了亞洲青年節。下一屆活動原定2021年舉行,主辦國本來應是印度,但我認為由於持續存在的疫情問題,很大可能會取消該活動。目前,我們不知道誰是亞洲青年節的下一個主辦國。通常,我們先有亞洲青年節,然後是普世青年節。我們將組織和推動國際活動和倡議的參與,以便我們讓年輕人離開我們的小城市,開闊他們的思想,打開他們的心。我們希望透過參與這些活動的經驗,他們能夠在教會和社會中,更多點思考自己的身份,希望他們能夠理解這些元素之間的連繫。

你開始時提到,青年牧民中心也與本地學校合作。你們組織怎樣的活動?你知道與青年牧民中心合作的學校數字嗎?

我們沒有和很多學校合作。我們主要與天主教學校合作,這取決於這些學校的需求。由於疫情,我們不得不取消這些合作。我們有幾個不同的活動。現在,有時我們去不同的中學,在午餐時間與學生坐在一起,與他們討論一些不同的主題。我們邀請他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並與他們共進午餐。我們不是老師,但我們嘗試與他們保持溝通。這些活動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他們,展示我們的面貌,就像教會應該向社會展示她的面貌一樣。天主教學校裡的天主教徒很少。這是我們需要與青年接觸的主要原因之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