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普世教會週三(13日)慶祝花地瑪聖母瞻禮,天主教澳門教區每年均隆重慶祝,每年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更是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但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年的聖母聖像出遊以另類的方式舉行,而部份的禮儀亦改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週三下午,先於玫瑰聖母堂舉行花地瑪聖母瞻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禮,多位神父共祭。彌撒以中文及葡文舉行,並公開予信友參與,但因疫情關係,信友進入聖堂前需要做好防疫措施,而聖堂也作了人流管制,信友必須隔位就坐,故座位有限,但仍有不少信友前往。
李主教在彌撒講道中,首先引用福音,指出聆聽及遵行天主的話的人,是有福的,而聖母就是那一位:「遵行天主的話最多的人,就是聖母瑪利亞。」又稱聖母的一生,就是遵行天主的旨意,甚至當耶穌把她交托給門徒後,也是在遵行天主的旨意——作眾人的母親。
他表示,母親性意即母親的臨在,而[很多國家的]路邊、不同角落,都有聖母的畫像,這正正與當天福音門徒將聖母接到家中的重要性,就是要將母親的臨在接到我們家中:「接她到我們的家中,就是我們感覺到將所有東西交托給聖母,向她打開我們的心靈,把我們所有的困難,都完全交托給我們的母親。」
他續指,聖母於花地瑪的顯現,更能展現她的母親性:「母親,就是關心她的子女;而聖母作為眾人的母親,也會關心她所有在世的子女……因此,有不少國家都特別在今天奉獻給聖母,把疫情轉為天主的祝福。
主教又提醒教友,要先明白瑪利亞是眾人之母的母性,這樣我們才能理解聖母於花地瑪顯現的訊息;而整個顯現最中心的訊息,就是召喚我們悔改:「這是一個時代的徵兆,就是要我們悔改。補贖、皈依所連帶着的,就是要祈禱,特別是[誦念]玫瑰經……奉獻、祝聖,是指懇求聖母的幫助,以呼求她聖子能幫助我們。」
此外,他鼓勵教友要向聖母打開心靈,將一切的困難都托付給聖母。主教亦提到花地瑪聖母顯現的訊息是要召叫罪人悔改、皈依及做補贖,他強調這份悔罪的精神並非只是一年一次,應該要持續下去。他更邀請教友聯同教宗方濟各一起於5月14日守齋、誦念玫瑰經,祈求全球疫情早日終結。
彌撒後,隨即恭移聖母聖像到西望洋主教山小堂。因疫情關係,今年聖母聖像出遊與以往不同,聖像不是以人手恭移至主教山小堂,而是以車輛恭移聖像,以避免人群聚集。大批教友在聖堂外送別。
有在場參與彌撒的葡籍教友表示,對於不能如以往般出遊感到少許可惜,但完全理解亦沒有特別感觸:「沒有甚麼特別,但我們身處澳門的人已經十分幸運,因為疫情不算太嚴重,已經比世上其他地方好多了……所以我亦沒有太大的要求和批評。」
另一位葡籍教友Bernado認為,所有人已戴好口罩,覺得信友也能戴着口罩如常遊行,看到不能如以往般跟隨聖母而感到萬分可惜,但他表示明白和理解:「不只是一尊聖像或一幅聖畫,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緊隨聖母,與聖母一起走上真正的朝聖之路。」
另外,他又認為身處澳門的教友更應清楚知道,天主實在地福祐着澳門:「正如主教座堂內花地瑪聖母像旁寫着『聖母天主之母,保佑澳門』一樣。我完全沒有懷疑過,澳門一直都在聖母的心中,時刻保護着我們,因為我們都十分幸運,就如今次的疫情一樣,因為每天都有逾300人來到澳門,但我們沒有任何人因疫症而離世,所以我認為是一個奇蹟,我們亦需要為此而感謝天主、感謝聖母。」
一位曾是花地瑪聖母會成員Marina在接受「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訪問時,一度哽咽,她稱在腳患前每年都參與抬聖母到主教山小堂,而今年送別聖母聖像時,想起李主教的訓勉並感到依依不捨:「因為年年都抬上山的,年年都看著聖母[聖像]出遊的,今年這樣[以車恭移聖母]走,就會感到,我們真的要如同主教剛才的講道所說,效法聖母去生活。」
聖母聖像恭移到西望洋主教山小堂後,隨即舉行明供聖體,並誦念玫瑰經,於晚上7時15分,李主教以聖體降福全澳門,並帶領誦念「奉獻於花地瑪聖母誦」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