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佳 10月6日,我有幸參與在保祿大殿舉行的「與教宗會面」的青年聚會,完全感受到教宗對青年的關愛以及憂慮。大會以舞蹈方式開始,期間有不同國家的青年分享見證,他們當中有曾吸毒的、在監獄的,也有被媒體污染的青年。各人表達自己心裡的歷程及信主的皈依過程,中間加插了青年的創作音樂及舞蹈,節目多元。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自然神論自公世前五世紀的古希臘時代已存在。不過當時崇拜的不是單一個神,而是多個神,因為那時候的文化及信仰是多神教的。後來到了羅馬,它遇到了基督信仰,而後者更把它融匯了。其後多世紀,它隱藏在基督信仰裡頭,但潛伏在某等哲學思想背後。終於在十七世紀,自然神論達到全盛期,湧現出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和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同時在教會裡面亦呈現出宗教意識。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專政年代,羅伯斯比爾(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 1758-1794)頒令「至上崇拜」(Culte de l´Être Suprême)以對抗無神論。在美國,一眾開國元勛,如約翰亞當斯、伊頓亞倫、富蘭克林、杰斐遜、麥廸遜、華盛頓和托馬斯潘恩等都是受自然神論所影響的,致美國的政治制度亦然,政教分離及宗教自由。
(梵蒂岡新聞網訊)適逢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欽定天主慈悲主日20週年紀念,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9日)前往位於梵蒂岡附近的聖神堂主持彌撒。教宗於講道中強調,慈悲絕不遺棄落後的人;冷漠自私的危害大過於病毒。疫情當頭,這台彌撒沒有朝聖者參加。教宗提醒眾人,此刻的疫情是剷除不平等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