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 (若 1:14)
聖誕節最大的喜訊,是天主派遣聖子耶穌基督,降生來到世上,成為人。藉著祂的救恩,我們得享天主子女的身份。自1998年的平安夜開始,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每年都會組織教友、歌詠團,在議事亭前地舉行「心連心報佳音」,在鬧市中傳揚教主降生的喜訊,並向途人與遊客送上祝福。今年的主題是幸福的喜訊,耶穌基督來,就是使人類有更豐盛的生命,讓人邁向幸福。
主教在致詞時表示:心連心是天主的心,藉著耶穌基督的心,連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聖誕節不只是燈飾、也不是聖誕樹或聖誕禮物等等……而要注視一個景像—-就是馬槽,在馬槽內,最主要的角色是聖母瑪利亞、聖若瑟和一個小耶穌,而今天平安夜的晚上就是慶祝這嬰孩的誕生。耶穌基督來是淨化我們的心靈,好能去懺悔、修正自己,帶動著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能有和平、喜樂、寛恕、共融,這就是一個佳音、一個幸福的音訊。
今年首次邀請到越南團體參與,他們以傳統的民族服裝出場,以一曲越南聖歌——白冷的馬槽,為「心連心報佳音」掲開序幕。參與者大都是在澳門工作的越南人,他們認為幸福就是能夠有工作、能和家人一起。雖然身在異地,但他們仍以歌聲祝福市民。一位教友把他們的演出錄影後回家給越南藉的傭工看,傭工表示從來沒有想像過報佳音也有他們的份兒,就是這簡單的舉動,感到自己是被關注和祝福著的。
獨唱部分演出嘉賓余善心小姐以一曲“When a Child is Born”結合自己去年已成為人母,表達在準備歌曲時特別有感受。因著小孩子的到來整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轉變,更能體會耶穌基督的降生,帶給全人類的祝福與改變。 接著有聖母玫瑰道明會的會士獻唱,他們以悅耳的歌聲唱出Silent Night 和 Gloria。當晚也有動態的演出,就是菲律賓團體的青年們,他們在台上以動感節拍的舞蹈把氣氛推高。由來自本澳各堂區的歌團成員和教友組成的合唱團,經過幾星期的練習,以粵語、普通話、英語獻唱多首聖誕曲,讓經過或停留的行人,都能夠聆聽到聖誕的佳音。
教區青年牧民中心特別鳴謝:指揮和編排音樂的余名遠先生、Eduina小姐、蘇小翠小姐、林文森神父、聖母玫瑰道明會、區欣童、梁小柔同學、吳麗敏小姐、余善心小姐、譚玉明小姐、各堂區歌詠團、花地瑪聖母堂越南團體、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菲律賓歌團、天主教牧靈中心菲律賓青年、利瑪竇中學、市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