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世上很多人肯定都很熟悉克萊夫.斯特普爾斯.劉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這個名字。為那些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自己信仰的人,劉易斯在基督徒護教學領域的許多著作,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他還是著名的小說家,他的《納尼亞傳奇》系列(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足以證明。然而,他對基督宗教的興趣,也使他於1958年寫了一本關於聖詠的書,名為《聖詠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Psalms)。這是劉易斯(英文多稱為C.S. Lewis)寫的一本書,目的是對這部在猶太教和天主教歷史上有很大影響力的詩歌集表達自己的看法,他並且想以一個普通基督徒身份而非專家身份來書寫。書的開首是這樣:「這不是學術作品。我既非希伯來語專家、亦非考證學家、不是古代歷史學家,也不是考古學家。我是為那些學識不高的人書寫一些自己也沒有學習過的東西。如果需要(也許是)為寫這樣的一本書找一個藉口,我的藉口會是這樣。很多時候,兩個男生之間可以比老師更好地解決彼此的課業難題。我們都會記得,當你向老師討教時,他很可能會解釋你已經理解的內容,再加上大量你不想要的信息,壓根兒沒有回答讓你感到困惑之事。我曾經在網內外看到這情況;因為當我身為老師時,我嘗試回答學生的提問,過了一會兒,我有時會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的表情,使我確信他們遭受的挫折,與我遭受來自自己老師的挫折是一模一樣的。同班同學比起老師能提供更多幫助,因為他知道的不多。我們想要他解釋的難題,正是他最近遇到的。而專家早已忘了很久以前曾遇到過這問題。現在,他以不同的眼光看待整個課題,以至於他無法明白學生的困擾是什麼。他看到了其他十幾個本該讓他煩惱卻又沒有難倒他的問題。」故此,作者所用的方法不是學者所用的方法,也就是,儘管不是專家,但仍然可以從聖詠中看到專家可能看不到的事物。這使我想起了一家出版社的社長,在我們談論可能合作出版我的一本書時告訴我的話。他對我說會嘗試糾正所有「我能看到的」錯誤,他說,因為我對自己的作品太熟悉,以至於我會看不到某些錯誤。你需要外人去指出某些錯誤。或許這對於劉易斯和聖詠的例子來說也是正確的,他可以提供一個視角,是熟悉許多細節的學者沒注意到的。劉易斯繼續說:「然後,在這本書裡,我作為一個業餘人士寫給其他人,談論我讀《聖詠集》時所遇到的困難或獲得的啟發,希望這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有時甚至有助其他不熟悉此範疇的讀者。我是『在比較筆記』,而不是假設去指導人。可能在某些人看來,我只是把聖詠夾雜在一系列的雜文裡。我不知道如果我以這種方式寫書,會否造成任何弊端,而我不會對任何有這樣解讀的人感到不滿。但實際上它並不是這樣書寫的。書中所包含的思想,是我發現引領自己閱讀聖詠的動力;有時是由於我享受閱讀它們,有時是因為重遇起初我不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