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聖言啟航】欲居先者當殿後 一介小子納如主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本主日的福音主題是直接延續上主日的。上週我們聽到,在《谷》中,伯多祿雖然口中說出「祢是默西亞」,但他顯然只從猶太人的軍事(推翻羅馬帝國外族統治)以及政治(復興猶大民族的達味王朝)意義來理解「默西亞」名銜(當然古時並無政教分離的概念,因此上述元素自然也包含其宗教信仰維度)。在耶穌首次預言真正的「默西亞」要面對的苦難後,伯多祿『警告』耶穌。他這份只要默西亞光榮而拒絕接受受苦的心態,當然被耶穌斥為「撒殫」。本週,耶穌再度向門徒們預言:「人子將被交付於別人手中,被人殺害,但在死後第三天將要復活」。門徒們又是如何反應? 《谷》藉旁述之口總結了他們的反應:「對於這番話,眾門徒並不明白,又不敢詢問」。在耶穌上一次預言默西亞受苦之後,他們其實已先後經歷了〈耶穌顯聖容〉(9:2-13)和〈耶穌治好附魔兒童〉(9:14-29)。但很明顯,門徒們對耶穌身份的理解並無寸進。更嚴重的是,他們「不敢詢問」。這並不叫人意外。畢竟,不久之前,伯多祿便因為不能接受耶穌的教導而警告祂後,被祂當眾罵作「撒殫」。
首席攝影記者拍下聖墓守護者的日常
《法新社》駐以巴首席攝影記者托馬斯.高克斯(Thomas Coex)早前於博客發布照片作品「需時(Taking the time)」。托馬斯表示,今年是方濟會士到耶路撒冷服務800週年,亦破列得到當地方濟會的批准,讓他在那裡兩個多月,拍下會士們守護耶穌聖墓的日常工作:「若你想知道人的秘密,你得需要時間。你不能單單出現,幾天內拍幾張照片,並期望他們會向你訴說一切。」
教宗1月祈禱意向:為遭受宗教歧視與迫害的人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新一年一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世界上遭受宗教歧視與迫害的人祈禱。 教宗在視頻中,首先問道為何現今出現如此多宗教少數群體遭受歧視或迫害的情況:「在這高度文明的社會,我們怎能容忍有人只是因為他們公開宣認自己的信仰就受到迫害?這不僅是無法接受的,更是不人道的,瘋狂的。」 教宗指出,「宗教自由不僅限於朝拜自由,也就是在聖典規定的日子進行朝拜活動,而是使我們重視彼此的差異,並真心承認對方是弟兄姊妹。」他解釋,這不是某特定宗教的角度,而是人類基本的尊重:「身為人類,我們有很多共同點,我們可以一起生活,以弟兄姊妹的喜樂接納彼此的差異。不論是微小的差異、或宗教上的巨大差異,都不能掩蓋弟兄姊妹之間的偉大團結。」 他重申各人應該選擇兄弟友愛的道路:「因為我們或為兄弟姊妹,或一無所有。祈願所有遭受宗教歧視與迫害的人,在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獲得承認他們同為人類手足的權利與尊嚴。」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