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子汶
下週二(8月15日),普世教會慶祝聖母蒙召升天慶節。自第五世紀開始,慈母教會已暗示了對聖母瑪利亞靈魂與肉身一同蒙召升天的信念。第六世紀,東方教會已普遍隆重慶祝「聖母安眠」慶節。
到了1950年11月1日,教宗庇護十二世頒佈《廣賜恩寵的天主》憲章,正式確立聖母蒙召升天的信理:「無原罪的天主之母,卒世童貞瑪利亞,在完成她的塵世之旅後,靈魂肉身一起被提昇至天國的光榮裡。」(DS 3900-3904)
不少外教徒或新教徒,對聖母升天不時作出質疑。對此,我們需要清楚分辨出,耶穌升天與聖母升天之間的分別。我主耶穌基督升天,是以他天主性的能力,升到天上,抵達他的光榮寶座、坐在天主之右。而聖母升天,正確應為聖母「蒙召」升天,因為她作為人類,她升到天上並非以自己的能力。她升到天上,全因她的至愛聖子及她的淨配的能力,召她升到天上,以致她靈魂與肉身都在光榮的國度裡。
而我們平時都會看到很多的聖相、聖畫,都描繪着外表年輕的童貞聖母瑪利亞,被升到天上,身邊有很多的天使。教會內曾有討論,認為聖母瑪利亞是死亡後獲提升天,亦有人認為聖母瑪利亞只是沉睡,睡着時靈魂與肉身獲召升天。筆者對這方面沒有研究,對此所引起的爭論更沒有興趣,因為不論聖母是死亡或是沉睡,她蒙召升天是事實中的事實,而這事實也給我們世上旅途中的人一個訊息——聖母靈魂肉身一起蒙受救贖,正是最圓滿的救贖方式。正如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曾說:「因聖母蒙召升天的奧跡,世界救主及復活之主基督作為唯一中保的一切效果,都在瑪利亞身上正式地完成了……聖母升天的奧跡表達出教會的信仰;根據此信仰,瑪利亞是以一種緊密而不可解除的聯繫和基督相契。」(《救主之母》通諭)
筆者引述一位神父的話,他分享與一位無神論者友人的對話。有一天,這位朋友向神父問道,「我們二人是人,都說同一語言。但我與你的分別在哪呢?」這位神父便答說,「分別在於我有信仰。」這個信仰,如何讓我們變得與別不同?以下筆者試以着重述這神父說的話。
首先,我們的信仰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裡而來。我們是由天主創造而來。我們受造,是因為天主的愛,因為祂希望我們能分享祂的愛。
然後,我們的信仰讓我們知道,我們要去哪裡。聖母蒙召升天,就是答案、就是我們得以救贖,我們的靈魂得以煉淨,肉身得以復活;我們的目標,就是朝往天主、進入天國。
最後,我們的信仰教導我們,要如何做、怎樣生活,才能到達將來要到的地方。換句話說,也是我們人生目標(天國)的指南,教導我們如何成聖自己、聖化他人。
我們信仰讓我們有何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領洗進教,成為教友,但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活出一名基督信友該有的生活嗎?我們每天,有默想我們信仰會帶領着我們到哪個地方嗎?在準備聖母蒙召升天這個慶節,我們不妨在省察中問一問自己這個問題。
透過聖母 走近耶穌
為何天主要我們多瞻仰聖母瑪利亞呢?因為聖母就是我們世人的母親,她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有如一個奧秘,耶穌對聖母的愛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和理解。正如聖蒙福(St Louis de Montfort)曾形容,耶穌與聖母的關係密不可分,耶穌與聖母「的合一如此親密,以致於把光與太陽分離、或將熱與火分離、竟或把眾神聖與祢(耶穌)分離,都比把瑪利亞和祢(耶穌)分離容易得多。」只有透過聖母,我們才能真正靠近耶穌;懂得愛聖母,也就懂得愛耶穌;若對聖母隻字不提,我們是很難真正去愛耶穌基督。
讓我們瞻仰已蒙召升天的聖母,「猶如旅客眺望遠方,欣賞廣闊的風景,在四周尋找身影,來比對遠處的景物;同樣,我們驚歎地仰望天主,同時在祂的寶座旁看見和歡迎一位全然的人形。船已完成航程,命運已經滿全,完美的人已經存在。藉着她,祂的傑作,我們更清晰、更深入地瞭解到天主與人類的關係。」(R.A. Knox,1954年聖母蒙召升天節講道詞)
資料來源:《心靈語主》、《真誠敬禮聖母》、《救主之母》通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