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事發於2005年,教宗本篤十六世就任教宗第一年,某個星期三位於岡道爾夫堡(Castelgandolfo – 教宗別墅)的公開接見活動中,那陣子教宗正準備出發到科隆的世青節,他演講時,信眾不停向他歡呼。教宗用不同的語言向他們打招呼,邀請他們參與世青節,完結後他揮手再見,轉身離開。
數秒後他回來,微笑地說:「我忘記了用意大利語呢!」信眾都歡笑。
問候了意大利人後,他又再次揮手,離開了。是次只是維持數秒。他又回來,比之前更歡躍。
「我忘記了最重要的事情!我忘記了給你們降福。」台下充滿笑聲。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經在訪問中透露:「有時,天主也會提點你,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驕傲使人聯想自己相似天主(參考創世記3:5)。人縱然不會拿天主開玩笑 。如是者,驕傲的人討厭被人開玩笑或玩弄。「外教人慣於獨來獨往﹑自給自足,滿足自我和鍾情於自己。聖人在基督內找到所有的滿足,對自身並漠不關心。沒有什麼行徑比把自己看得太重更肯定會落地獄。」(Francis Randolph, Wisdom at Play)
聖大德蘭祈禱說:「救我擺脫黑著面的聖人們!」
聖若望二十三世曾探訪羅馬一間醫院,名為「聖神醫院」。剛到達時,打理醫院的修女迎接他。
「聖父,」她說:「我是聖神的長上。」
「妳運氣很好」教宗說道。「我只是基督的代表(Vicar of Christ)!」
聖大德蘭在一遍關於祈禱的寫作中,結尾說道:「我似乎已經解釋了,但又好似只有自己才明白。」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柏金遜症惡化時,記者經常問及他的感受。一次,他回覆說:「從頸上來說,不錯啊!」另一次,他說:「我不知道,我沒有看報紙。」(他指的是報章經常猜測他的健康狀況。)
即使從人性的角度看,幽默也很重要。
「你不會因為年紀大而停止笑。但你年老,是因為你不會笑」(Michael Pritchard)。研究指出笑聲能改善健康。
有些人或會反對說,福音中未曾提及耶穌微笑或歡笑。但Fr. Joseph Soria在他有關聖施禮華的書中(Maestro de buen humor, 《幽默的老師》)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其實耶穌經常在笑,如果福音要記載這點,那便要重複許多次,「耶穌微笑並說…」
如果耶穌是經常嚴肅和凝重,小孩又怎會喜歡親近祂呢(參考瑪竇19:14, 馬爾谷10:14, 路加18:16)。但他們時常找他啊。
2014年離聖誕尚有數天時,教宗方濟各提醒所有羅馬教廷的人,「一點兒的幽默對我們很有益處。唸聖多默•莫爾(Thomas More)的禱文為我們甚有益處。我每日都唸它,受益匪淺。」
讓我們跟教宗一起唸以下禱文:
「主啊,賜我胃口常開,並賜我一些東西,得以消化!」
「主啊!賜我健康身體,並以開朗的心情,持之以恆!」
「主啊!賜我單純靈魂,並懂得珍惜美善,不畏邪惡,在錯亂中總找到方法,擺平一切。」
「主啊!賜我一顆靈明之心! 不裝載因「自我」而衍生的厭煩、牢騷、嘆息與怨氣等。」
「主啊!賜我幽默感!」
「主啊!賜我領悟笑語的恩寵 ,並能與人共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