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燒烤變朝聖-香港聖若瑟書院學生訪澳 幸與李斌生主教會面

聖若瑟書院學生於十一月廿一日到澳門舉行朝聖之旅,期間參觀多間聖堂,並有幸與本澳教區李斌生主教會面,更向主教提出不少有關信仰成長的問題。

學校的基督徒團體Christian Union今次舉辦了澳門朝聖,共有四十三名學生參與,年齡介乎十二至十七歲。按CU主席、十六歲的曾昭健(Adrian)對本報表示,團體每年都會舉辦燒烤作聯宜活動,但本屆的負責人認為燒烤意義不大,加上是學校假期,於是希望「搞大佢」,最終成為一個出境的朝聖日:「準備的工夫確實大增,但意義比燒烤多很多。」

Adrian 說,團體當中逾半會員均是初中生,離境、坐船為他們而言都有風險,加上少部分學生(大約十人)都不是教友,是次的朝聖也說是零的突破。他們抵澳後先到主教山、聖老楞佐堂朝聖,又到聖若瑟修院參觀藏珍館。劉偉傑神父中午在修院為他們舉行彌撒,又向他們解釋修院小堂內的建築。有學生節錄了劉神父的講道,表示印象極為深刻,「聖家是一個完美的家庭嗎?絕對不是,耶穌在馬槽出世,在壯年之時離家宣揚天主的愛,六旬不足,被誣告而死在十字架上,聖母瑪利亞一句也沒有埋怨過,我們要效法聖母,對家人要有最大的包容。」

下午他們又到主教府,與李斌生主教會面。當中十四歲的吳凱軒(Ian)同學形容李主教十分幽默和親民,沒有架子之餘亦與他們打成一片,「他還主動為我們解答宗教的疑問,介紹主教的工作等。」

當中有學生向李主教發問一些深入的問題,例如為何有宗教存在、天主有沒有性別、為何天主愛世人仍有地獄出現、天主的樣子是怎樣、香港與澳門宗教氣氛的分別等等,令原本五至十分鐘的會面,最終變成四十五分鐘的問答環節。

最後他們到大三巴參觀,便完成一天的澳門朝聖行程。十五歲的呂軍澤(Max)同學表示,是次行程獲益良多,又形容「不論是個人或是團體,澳門都是一個能在靜默與平安中與天主交談的地方。」他們大讚澳門的聖堂很美、對是次行程十分滿意,同時感謝天主讓他們有一次圓滿的朝聖體會。

聖若瑟書院是香港的傳統男校,由法國喇沙修士會創辦,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一年的歷史,更培育出多位名人,包括「光纖之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爵士也是其校友之一。

 

陳弘曦 (13歲)
在這次澳門朝聖旅行後,我深深感受到澳門濃厚的天主教氣氛,每個聖堂都充滿不同的設計風格。那些聖堂的設計及不同的祭器都比香港更特別,且更具歷史,作為一名輔祭,這些無不使我歎為觀止和興奮起來。

在會見李主教時,他一一回答同學的問題,當時,我不禁對他起了尊敬的心,我相信,大家也能在他的解答中找到自己的疑惑的答案。

馮毅 (13歲)
隨着澳門朝聖的結束,身為舉辦者的我們都流露出燦爛的笑容。看見我們舉辦的朝聖之旅,經過無數的障礙,畫上完美的句號,實在十分感動。我在這朝聖之旅中亦學會了很多,除了在領導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與李主教寶貴的對話。

最難忘是會見李主教的時候,他親切的樣貌及他的智慧,他能夠將大家心中的疑慮一一解答,讓我對天主教有更多的認識,對我的信仰也有很大幫助,向他請教一些宗教上的疑問,實在令我獲益良多。希望這朝聖之旅能每年舉辦,好讓更多非教徒相信主,走在天國的路上。

在旅途中,我們參觀了許多古色古香的教堂,帶有傳統萄葡牙建築風格的教堂給我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令我歎為觀止。另外,還有不可不提的教堂博物館,館內陳列了極具歷史價值的畫作、祭器及文獻,令身為輔祭的我十分興奮。回想起大家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深感欣慰。

劉偉傑神父為學生們介紹聖若瑟修院,又在修院聖堂為他們舉行彌撒聖祭。
劉偉傑神父為學生們介紹聖若瑟修院,又在修院聖堂為他們舉行彌撒聖祭。

c_08_photo2

43名來自香港的初中生與本澳首牧李斌生主教會面,並提出多條值得反思的問題。
43名來自香港的初中生與本澳首牧李斌生主教會面,並提出多條值得反思的問題。

c_8_photo7

來自香港的聖若瑟英文書院Christian Union的成員來澳進行一日朝聖。
來自香港的聖若瑟英文書院Christian Union的成員來澳進行一日朝聖。

c_08_photo5v1

c_08_photo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