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偉人的召叫(24) 心靈的和平-謙虛的果實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認識真福區華路的人都會認為他的安詳是眾人的典範。他兒時的故事透露了這點。

當他還是工程系學生時,一天,他的弟弟卡路不小心翻倒一瓶墨水在區華路正在工作的項目上。卡路對於哥哥的反應頗為擔心。

出乎他意料之外,當區華路回家時,他坐在卡路身旁,向他解釋這項項目對他有多麼重要,和溫柔地建議他下次要加倍小心。這樣就了結了。

謙虛的果實是心靈的和平和安詳。為何?

原因很明顯。謙虛使我們認識自身的渺小,它彰顯天主的偉大。謙虛使我們意識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引導我們將自己放在天父的手中。聖大德蘭說:「心有主者一無所缺:唯獨天主能使我們滿足。」

一個人接納自身的渺小就如小孩在媽媽的懷抱中睡覺和受到保護。「我只願我的心靈,得享平靜與安寧;就像斷乳的幼兒,在他母親的懷抱中,我願我的心靈在我內,與那幼兒相同。」(聖詠 131:2)

這是要我們拋棄所有責任嗎?非也。我們想成為小孩:負責任的小孩。所以我們竭盡所能滿全我們的職責,其餘的事情就交由天主決定。

另一方面,驕傲使我們遠離真理,引導我們經常控制著所有事情。它引導我們相信,所有,包括天主,也必須遵從我們。那當然是一大妄想。

驕傲使我們憂慮和膽怯,使我們無謂地在不能控制的事情中費勁。

驕傲,當事情不如我們想像中般時,驕傲使我們難過。

驕傲衍生憂慮和憤怒。

但謙虛衍生和平。

一個竭力使自己謙虛的人有如深海裡的水:即使海浪蜂擁而至,海底依然風平浪靜。

謙虛使人記得他是天主手上的器皿,他的任務就是天主需要他時他能隨時隨地回應主。只要天主需要他,他就讓天主決定結果。

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聖方濟各沙雷氏,一名有耐性和和平的人,決定要到瑞士,到一個已經轉化為加爾文教徒的國家,試圖把他們帶返教會。

沒有人被他說化。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只有他的表弟跟隨他遠行。他的父親以為他發瘋了,以致不願意給予他任何援助。教區也沒有財力支持他。

三年間,他走遍所有村莊。人們在他面前「砰門」(大力地關上門),向他拋石頭。在寒冷的冬天,他在雪中遊走時,他的雙足因嚴寒而流血。他沒有地方睡覺,但有一次,為了預防狼,他躺在樹上睡,並把自己捆綁在樹枝上來防止自己倒下,但第二天樹枝結冰了,致使他要斬下樹枝才能下來。再過三年,他的表弟也離他而去,這時他連一個人也沒有轉化。但他依然和平。

由於再沒有人願意為他開門。他就寫下他的講道,手抄複製本,把它們發送到各家各戶。這是「門到門營銷」呢。由於成人不願意聽,他轉向跟小孩講道。
結果呢?當他回家時,他已經轉化了四萬人回歸天主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