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30)

文德泉蒙席 著

聖人的遺骨
1614年11月3日,人們把沙勿略的右前臂割下,並於1615年把它帶到羅馬耶穌會總會。
1619年4月27日,再進行了一次新的切割。果亞省會長明雅各神父(Pe. Jácome de Medeiros, S.J.)於同年5月14日寫了以下的記錄:

「我們打開了棺木,親眼看到聖人的遺體,並作了崇高的敬禮。然後我們取了右臂從肘部到肩部的完整部份,並給馬嘉比神父(Pe. Gabriel de Matos, S.J.)帶去日本。)
他們取出了兩塊骨頭,其一給了馬六甲耶穌會學院,另一則送去了柯欽(Cochim)的學院。但當荷蘭人佔領該兩個城市之後,聖骨便遺失了。至於聖人的肱骨則送了去大三巴聖保祿學院。
當其時的日本教區華倫他主教(D. Diogo Correia Valente, S.J.)剛好於1618年11月4日來到果亞,於是他在1619年5月20日回程來澳門時帶同聖髑再轉往日本。
同年,聖髑由馬嘉比神父帶到了日本。駱入祿神父(Pe. Jerónimo Rodrigues, S.J.)於1620年1月15日這樣說:「馬嘉比神父帶來了寶貴和美麗的遺骨,它已鑲在一銀製的手臂上。」這是一塊右肱骨,連同連接前臂的關節骨,全長共13公分。
由於日本教難的關係,這聖髑是在1632年至1634年期間送回澳門的,因為在1634年5月4日,葡屬印度總督寫信給澳門兵頭(總督)時提到韋毅拉神父(Pe. Sebastião Vieira, S.J.)送來的聖骨,而韋神父則是1632年至1634年日本耶穌會副省長。
該聖髑安放在天主之母或俗稱的大三巴聖保祿聖堂,在聖堂內還有其他珍貴物品:一個藏有聖木及聖袍和聖依納爵簽名的銀製十字架以及聖人用過的聖爵。
1865年,本地富商安多尼彭利來(António Pereira)從倫敦定製了一個長72公分的銀座安放聖髑。
1974年10月5日,聖髑連同日本和越南殉道教友的遺骨一起送到路環供人瞻仰。(待續)

【譯者按】1974年10月5日為連接澳門及氹仔的嘉樂庇大橋啟用的日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