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給做父母的一點心得

生為侍奉人,非為購物

唯物主義真正的害處不只是追求物質,而是把別人看成東西,拿人不當人… 總之就是物質至上。有這想法或做法的青少年,在未來人生必諸事不順:物質濫用、事業出問題、婚姻破裂、一生就如此被自己的衝動和無節制的自我操控。

要年輕子女建立堅強的性格和摒棄物質主義,父母可以做什麼?

1. 做一個有信心的父母,也要堅持孩子對你們的尊重。為父母的責任重大,必須用自信心和有權威的愛心去履行,在你們的自信引導下,子女一定長得充滿信心。

2. 別忘記你們是撫育成年人,不是小孩子。在你們憧憬子女的未來時,也該顧及他們的品格和就業。你們的責任不是逗他們開心或不讓他們空下來;你們是要引導他們去成為有實力、富責任感、懂得關心又慷慨的人,以真誠作宗旨去生活。你們要操心的不是他們長大後會幹什麼,是他們長大後會是個怎麼樣的人。

3. 教他們最重要的四個品格美德:智德、義德、勇德、節德,再加愛德。在現今的社會,人就是用這些措詞來界定人的良知、責任心、堅忍不拔、能自我約束、尊重別人本身及敏感性的權利。付諸行動可用以下三種方法:以身作則;觀察子女行為而施教;以口述方式去教他們對與錯。但最好還是引用例子。

4. 教導子女常常把以下四個口訣掛在脣邊:請;謝謝;對不起;我向你保證 … 言語間慣性地用這些詞,是認同及尊重別人權利的最佳方式。

5. 教子女「誠信」的真正含義,它總括了意向、言辭和行為。也即是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我們更應遵守諾言。

6. 要明白「不」這個字也可以充滿愛,讓子女不時聽到這個字,能加强他們的自制力。如孩子從沒體驗過父母發自愛的克制,日後他們或許會闖禍。

7. 讓子女等待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可能的話讓他們賺取想要的東西。等待和賺取在成長為有承擔的成年人這過程很重要,這不就是你祈望的嗎!讓子女感受到利用「其他人已擁有…」或「其他人已開始了…」這些拙劣的理由作借口是行不通的。應堅守原則,不能用人云亦云的做法作妥協。

8. 撫養子女成為生產者,不是消費者,讓他們日後面對問題時,有足夠自信去解決。引導他們無論是學校的功課或家務,也該用認真的態度去做,使他們知道什麼是負責任的服務。我們是為侍奉人而生,並非為購物。

9. 用堅定的愛去管教子女,你是要糾正錯誤,不是糾正人;摒棄錯誤,但還要愛犯錯的人。給子女知道你去糾正他們全出於愛,豈能讓他們和過失一同成長。

10. 要精明地約束電子媒體,不能讓任何產品去破壞你教子女們錯與對的定界,更不能有拿人不當人的念頭。總而言之,一概色情刋物、有暴力傾向、不尊重人的美艷寫照等等也不能存在。教他們如何正確地利用媒體。欣賞好的,拒絕錯的,和領畧當中的差別。

11. 要聆聽子女,但注意,是聆聽,不是聽從。如能把電子媒體作妥善的控制,你便會有更多時間和子女傾談,那便更容易了解子女成長時的思維,好去作出正確的指引。做一個負責任和能活出人生的成年人,也要叫他們明白這個做法的原因。

12. 千萬別忘記:你們只有一個機會,是唯一的機會,去正確地撫養你的子女。你們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讓孩子形成一個好品格和良知。當孩子還小,你們努力作小小犧牲,日後他們便會長大成充滿自信、有責任感和關懷備至的人,也會如此代代相傳,看到這一切帶給你的榮譽,你也該安慰了吧。

資料來源:詹姆士‧史坦生, 華盛頓教育顧問。
著作:教養子女家長手冊。網站: www.ParentLeadership.com
何紹玲 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