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其一生為厄瓜多爾與原住民奉獻 教宗良十四世於2025年10月19日,在梵蒂岡宣佈封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母佑會)修女–瑪利亞‧唐嘉蒂列為聖人。 瑪利亞‧唐嘉蒂修女於1883年在意大利出生,1908年在母佑會宣發修道聖願。她在日記中寫道:「請天主增加我的愛,賜我犧牲、謙遜和克己精神,使我作祢手上的工具,造福眾多可憐的人。」她立志一生服務痳瘋病人。
國際 World
泥濘小徑上的信仰:印度庫伊族傳道員蘇克拉(Sukra Bai)訪談
文:李愛德神父,SCJ 在奧里薩邦部落腹地深處的杜登巴多爾村落,住著一位以沉靜勇氣與堅定信仰改變整片土地的男子。蘇克拉是昆德拉聖心堂區的傳道員,身為五個孩子的父親,他同時也是庫伊(Kuyi ) 部落22個天主教家庭的精神支柱與堅韌典範。從平信徒傳教士到堂區創始人,他的生命歷程充滿艱辛、迫害與恩寵。我們與蘇克拉(Sukra Bai)坐下來,聆聽他的故事。
教宗:新冊封的聖人是希望與愛的光輝標記
在冊封新聖人後的第二天,10月20日,教宗接見了專程從世界各地來到梵蒂岡參與封聖大典的信眾。教宗敦促大家效法這些聖人的芳表,以實現亞美尼亞的和解、委內瑞拉的團結,讓所有人都能享有尊嚴。
「來,看看吧」:薩邦的傳教之旅
文:李愛德神父, SCJ 1.渴望得以實現 二十年來,奧里薩邦的呼喚始終迴盪在我傳教士的心中。我最初是透過新聞報導得知這片區域,報導詳述了極端主義團體對基督徒的迫害。那些為信仰承受折磨的部落少數族群故事,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儘管二十年前我已被派往印度教區,但天主的旨意引領我轉往阿根廷,繼而來到中國澳門,始終未能踏足印度。然而,那份渴望有朝一日前往奧里薩的念想,從未在我心中消逝。 這個契機出現在2019年,當時我的朋友馬竇神父(Mathews Vandassary,SCJ)——曾在我們澳門傳教初期與我們並肩服務——被派往奧里薩邦,和兩位執事在印度最貧困的省份之一建立耶穌聖心司鐸會的據點。與此同時,我擔任靈修指導的納匝肋瑪利亞小姊妹會正尋求拓展修會的新據點。由於三位姊妹是印度籍,我便詢問馬竇神父小姊妹在印度建立團體的可能性。我們親暱稱呼的馬竇神父毫不猶豫地引用耶穌對洗者若翰門徒的話回應:「你們來看看吧。」 於是,我與保麗修女(Sister Pauly) 一同踏上了這趟旅程。
希望的傳教士托尼神父
托尼神父是斯洛文尼亞馬里博爾總教區聖母朝聖地的負責人,方濟各會士。他回應天主的召叫,從幫助人身體康復的物理治療師成為幫助人得救恩的見證人。他說,真正的醫生是耶穌,信靠祂很重要。
教宗:天主從不遲延,祂的時辰是完美的,我們要有信心
教宗良十四世在羅馬市中心的澳大利亞之家主持龐貝玫瑰經聖母瞻禮第一晚禱,降福準聖人隆哥獻給同名聖堂的聖母像。教宗在講道中邀請信眾以聖母瑪利亞為榜樣,對天主的救恩工程常懷依恃之心和感激之情。
教宗接見女修會團體:世界需要慷慨的女性
教宗良十四世於9月22日在梵蒂岡接見了四個女性修會團體的代表們。教宗提到她們會祖是“非凡的女性”,並讚揚回應天主召叫的修女們,還強調了聖地赤足加爾默羅會隱修女們的見證和不斷懇求和平的呼聲。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良十四世於9月22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樞密會議廳接見了殉道貞女聖加大利納修女會、撒肋爵聖母無染原罪傳教修女會、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和聖地赤足加爾默羅隱修女會的代表們。教宗在講話中特別讚揚他們的會祖是“賢淑而勇敢的女性”,“在面對困難時,毫不猶豫地承擔風險,擁抱天主的計劃”,“對祂的召叫作出‘是’的回應”,她們“為許多人開闢道路”,為追隨基督“甚至殉道”。
良十四世:執政者不可將財富化為毀滅人民的武器
金錢不應被用於傷害人,而應轉化為公共福祉。教宗鼓勵大家“在這個被戰爭嚴重威脅的時代,堅持懷抱希望”。當下多個民族的全民族悲劇正在發生,他們“正被暴力所碾壓,更甚者,還遭遇無恥的冷漠”。與教宗共祭的還有奧斯定會士岳厄爾·斯基亞韋拉神父,他曾任該堂區主任司鐸,近日剛過103歲生日。
教宗良首次專訪:人有克服仇恨和暴力的潛力
新書《良十四世:世界公民、21世紀的傳教士》於9月18日問世,教宗良十四世為此接受記者艾倫女士的專訪,談及他的角色,以及聖座為和平的努力,並且呼籲對話。教宗指出,同道偕行是極化問題的解藥。採訪的節錄已刊登在美國《十字架報》和秘魯《商報》上。
聖阿庫蒂斯母親談兒子封聖:他觸動很多心靈,是通往耶穌的門
在聖阿庫蒂斯榮列聖品當天,新聖人的母親安多尼婭向本新聞網表示,關於兒子的最美記憶是他始終慷慨地愛天主和他人。









